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英倫漫話/阿徹家族\江 恆

時間:2024-10-10 05:02:02來源:大公报

  圖:《阿徹家族》(The Archers)系列廣播劇已連續播出七十多年。

  當今發達的多媒體年代,有多少人還記得上世紀流行的廣播劇(Radio drama)?英國卻有一部名叫《阿徹家族》(The Archers)的系列廣播劇,已連續播出七十多年,至今長盛不衰。

  一九五一年元旦,首集《阿徹家族》在BBC電台問世,當時正值二戰之後百業待興,英國政府為促進戰後農業生產,特別策劃和製作了這部廣播劇。該劇以虛構的村莊安布里奇和阿徹一家為背景,通過講述鄉村的日常生活,教授人們掌握諸如養豬和擠奶等技術,受眾主要是廣大農民。隨着聽眾人數的上升,《阿徹家族》演化為系列劇,劇中人物不斷增加,阿徹一家成了阿徹家族,並一代接一代地傳承,而劇情也從鄉土風情、家長裏短擴展至天災人禍、社會百態。如今該劇已播出超過二萬集,每周有五百萬人收聽,是世界上播出時間最長的廣播劇。

  《阿徹家族》受到歡迎,與它真實和貼地密不可分。該劇戲裏戲外都按照現實生活的節奏展開,演員和聽眾都隨着年齡的增長而變老。在處理手法上,它與英國長壽的電視肥皂劇《倫敦東區人》和《加冕街》十分相似,不僅虛構的場景圍繞着真實的村鎮,完全以假亂真,如同文藝評論所說,「《阿徹家族》是一部真實的紀錄片,講述的是英格蘭最奇怪的村莊之一」。其還與現實中發生的事件同步,比如新年和聖誕節,劇中也會在同一時間慶祝。甚至一些突發大事,編導也會在最短時間錄製進去,像是二○○五年的倫敦爆炸案,以及近年新冠疫情爆發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等。值得一提的是,有兩次由真實的英國王室成員在劇中客串,分別是一九八四年的瑪格麗特公主和二○一一年的康沃爾公爵夫人卡米拉。此外,該劇的主題曲《Barwick Green》琅琅上口、深入人心,以至於著名喜劇演員比利康諾利戲稱,曲子主題是如此典型的英國風格,應該成為英國國歌。玩笑歸玩笑,但二○一二年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在展示英國文化的部分就播放了該主題曲,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阿徹家族》的吸引力還在於其英國鄉村景觀的象徵力量,引發無數英國人的懷舊之情。有聽眾形容,該劇整個場景有着「綠色原野、篝火之夜、蘋果酒俱樂部和豪華馬廄」等眾多鄉村元素,就連村莊安布里奇的命名都帶有懷舊的田園氣息。還有人將其描述為「就像唐頓莊園,只是沒有那樣有趣的時代細節或劇情」。用編劇肖恩.奧康納的話說,二十一世紀的英國已高度城市化,而且文化、經濟和代際鴻溝如此之深,以至於鄉村田園詩般的景象都消失了。該劇正是利用了一個神話,即(英國)國家的精神最真實地存在於鄉村,其不可分割的社會單位是村莊,意味着英國人關於「充滿民俗的田野」的夢想依然存在。而《阿徹家族》恰好迎合了英國人對田園生活的懷念,與《鄉村生活》雜誌、《英國烘焙大賽》等電視節目受到歡迎是同樣的道理。著名編劇威廉.斯梅瑟斯特曾形容:《阿徹家族》不僅僅是一部戲劇,它已經成為英格蘭的一個幻想,包含着一點民族靈魂。

  正是基於上述特質,讓《阿徹家族》在熱播之餘也收穫了巨大話題性。比如在某集中,一位四個孩子的母親被生鏽的鐵釘劃傷手腕後離世,但她並沒意識到自己染上敗血症,直到全身主要器官衰竭之前,她仍認為只是得了流感。就是這個情節讓廣大聽眾大感震驚,前往醫院檢查的人數激增,因為他們擔心劇中的一幕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還有熱心聽眾在網絡社交平台上組成專門小組討論劇情,迄今已出版了四卷嚴肅的學術論文,標題包括《安布里奇悖論:特定農村人口的蛋糕消費和代謝健康》、《廣播中沉默人物的力量》等。

  客觀講,隨着收音機時代的落幕,廣播劇的地位早已今不如昔,但《阿徹家族》仍能獨樹一幟,在英國文化界人士看來,皆因廣播劇(如今多以Podcast形式播出)有很多獨特魅力。小說《狼連》的作者安吉拉.卡特指出,與電視肥皂劇不同,它們為追求收視率,需要依賴蹂躪人物和聳人聽聞的故事,甚至刻意製造戲劇效果,但廣播劇注重立體敘事,更有連貫性,聽眾也更有參與感。例如,廣播劇以日復一日的節奏形成韌性,即便你有幾天沒有收聽,當你回來時,對劇情仍很熟悉。此外,雖然廣播劇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它會以「鑽入大腦」的方式,培養聽眾的想像力,讓他們閉上眼睛,彷彿置身於田莊農場和牧場,創造屬於自己的安布里奇。如安吉拉所說,戲劇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來觸動心靈和改變思想,顯然廣播劇有自身的優勢,這正是當年多媒體時代所需要的。

  如同編劇奧康納所描述的那樣,《阿徹家族》是一部「獨特的英國史詩」,從第一集開始,它就打開了一扇通向令人嚮往的世界之窗,它為戰後揮之不去的「末日感覺」提供了一劑解藥。安布里奇過去是、現在仍然是一個聽眾可以「隱居」的地方。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