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屆康城影展曲終人散,獎項亦名花有主。近距離觀察本屆康城影展,可謂於一片批評與沉悶之中進行,而在一切鎂光燈與紅地毯的背後,從獎項可窺見影展的本質與取向上的轉化,而電影文化本身亦同時顯現蛻變。
今年業內人士與評論界均對康城影展的選片頗有微言,主要原因在於早段放映的競賽作品都在水準以下,很多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在《銀幕》每日更新的影評格子中,更有多達七部作品評分只得兩分以下,可見大家對影片質素的不滿。影展到最後兩三天才見起色,亦僅得四部作品獲三分以上的評分,而這四部電影最終亦順理成章瓜分了各項大獎。評審團在獎項上總算沒令人失望,但整體影片水準分野太大,導致本屆康城影展成為有史以來水平最低、亦是最為高下立見的一屆。
辛貝克的《愛諾娜》奪得了金棕櫚獎,是近二十年來首部美國獨立電影獲獎,對上一部已經要數二○○三年吉士雲辛的《大象》。相信不少影迷也為辛貝克終於得到肯定而高興,皆因這位曾執導《歡迎光臨夢幻樂園》的獨立導演,一直拍攝弱勢社群的題材,卻從不受電影格式的影響,曾嘗以手機拍攝電影,亦喜愛起用非職業演員,拍出別樹一幟且極具活力的影片。可是相比之下,本片的製作成本較以前大,而影片亦走向了較商業的路線,中段的多番笑料令影片更接近鬧劇,跟他以往的作品有明顯分別。評審主席姬達嘉域稱本片令她想起劉別謙與侯活鶴斯的早期荷里活神經喜劇,則未免對它有點太抬舉了吧。
《愛諾娜》是否值得拿最高榮譽金棕櫚獎見仁見智,但其他三部分別奪得評審團大獎、最佳導演,以及特別獎的影片卻絕對實至名歸,是有口皆碑的佳作。印度女導演柏耶嘉柏迪婭的《想像之光》描寫三位看護的感情事,同時亦透視了她們身處的社會現況,是競賽影片中最溫柔樸素、細膩成熟的作品,其女性筆觸尤其令人深刻,比荷里活大張旗鼓的所謂女性主義電影更值得欣賞。另外,葡萄牙導演美基哥姆斯執導的黑白電影《壯遊》則寫一九一七年一名派駐緬甸仰光的英國移民官,跟未婚妻相約見面,卻臨陣退縮並展開一段東方旅程,其未婚妻窮追不捨,以一步之遙走在他身後。影片充滿東方異國風情,初看像是旅遊日誌,細看則是虛實交錯、內外互文的論文式電影,雖不及導演前作《一千零一夜》般精彩,但贏得導演獎絕對可喜可賀。
伊朗導演穆罕默德拉蘇羅夫執導的《神聖無花果的種子》被安排在影展最後一天放映,為影展掀起高潮。影片寫一個伊朗家庭因政治取向而逐漸瓦解的故事,拍成了扣人心弦的現世寓言,側寫伊朗社會中性別、傳統、宗教等問題,強而有力且引人入勝。末段儼如《閃靈》的情節雖跌進了通俗劇的範疇,卻無阻影評人們對此片推崇備至,首映禮後大部分觀眾皆認同金棕櫚獎已成拉蘇羅夫的囊中物,最後卻得到了模棱兩可的特別獎,可能是評審團對其政治狀況的一種表態,卻忽略了影片本身的水準,叫人略為失望。
觀看過所有競賽影片後,發現今年有一個獨特的現象,就是幾乎每部電影片首的製作公司標誌都多達十幾個,純粹觀賞不同標誌已花掉數分鐘時間,有時甚至會引來觀眾的笑聲。其實這種情況並不荒謬,反而說明了現今大多數電影也由多家電影公司投資,同時亦反映了電影經營上的困難,因為世界各地創作人都要盡量找來多方投資者以集資形式才能開拍電影。此舉的壞處在於,導演要兼顧不同投資者要求的同時,亦要平衡各方利益而耗費心神,可能因而影響甚至阻礙了其創作空間,最終或會因過多的妥協而令影片變得不倫不類。記憶中只有哥普拉的《大都會》於片首時只得一所公司的標誌,皆因該片製作費雖高達一點二億美元,卻全由哥普拉自資,令他可以盡情發揮自我的視野與創意,而絲毫不會受到其他投資者動搖。可惜影片最終沒有贏得任何獎項,未能為獨立電影人打下強心針。
電影傾向由多方投資,同時亦意味着大片廠的失勢。以往康城影展的紅地毯上總是星光熠熠,因競賽部分總有美國各大製片廠的影片入選,而小十字大道上亦會布滿大大小小的廣告牌,為即將上映的荷里活新片宣傳造勢。可是,現今如斯光景已不復再,先是荷里活流行超級英雄電影後,超級大製作幾乎絕跡康城,今年勉強來說就只有佐治米勒的《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及奇雲高士拿的史詩西部片《地平線:美國傳奇》兩部荷里活大製作於非競賽環節出現。再者,九月舉行的威尼斯影展逐漸變成奧斯卡前哨戰,吸引大部分荷里活影片參展,同時亦令康城的紅地毯星光變得暗淡。但若然星光不再的康城能讓非主流電影重新搶佔主導地位,倒不失為一件可喜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