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名家風采/我的北京\何冀平

時間:2024-05-06 04:02:56來源:大公报

  圖:何冀平─編劇,從事戲劇電影及文學創作,戲劇作品翻譯成多種文字,赴世界各國公演,曾獲多個重要獎項。

  我有兩個故鄉,北京和香港。北京是我童年度過的地方,童年、少年、青少年,一點一滴都留存在記憶中,即使離開再久,去的地方再多,也不可替代。形容北京,有太多比喻,我最喜歡林語堂先生的比喻:北平像是一棵古木老樹,一棵有年頭的古老大樹。有根有幹,有枝蔓,枝繁葉茂,根脈深入地中,枝葉得以暢茂,地下有多深,樹就有多大。北京根深地大,樹有多大,人心就有多大,包容新舊兼納華洋。北京人大氣包容的度量,別的地方難以相比,北京人不會對外省口音的人另眼相看,不會區分你是不是地道北京人,這一點,很多地方做不到,香港也做不到。看北京,要看住在那裏的常人,他們不是學者教授科學家,是普通人,一個中年的士司機,一個常站在門前的街坊女人,滿口北京話,口脗詼諧親熱,見面熟。

  有一次在北京,開完會晚上要去國家大劇院看演出,我住的北京飯店離國家大劇院很近,飯店門前就有地鐵,趕時間,出了酒店急忙衝下去。先要買票,我沒有北京交通卡,人工售票窗門關閉沒有人,只有自動售票機,但我不會買。我站在售票機前,北京有十多條地鐵線,我怎麼也找不到要搭乘的一號線,開演時間就要到了,急得我一頭汗。這會兒,身邊來了一位年紀四十來歲的女子,伴着老公帶着孩子,也來買地鐵票,女子見我為難的樣子,笑着詢問原由,我說找不到一號線,她馬上動手找到「1_八線」,不明白為什麼「一號線」是這種標示?她見我要買票,又不會買,還沒有零錢,馬上用手機支付代我買了車票,我把手中的錢塞給她,她怎麼也不肯收,只說:「快上車吧!只坐兩站就到了,別過了站。」這件很小的事,但我忘不了。可愛的北京人。

  北京人有人情味,不論分別多久,見面如同當初,不到五分鐘已經找回十幾年。這次應中國作家協會邀請,題為「回家」的香港作家北京行,來了不少各方人士,都是同道中人,曾經的領導、負責人,發表我作品的出版社、文學刊物總編,多年不見,一見如故,所有往事全湧上心頭,他們對我恩誼如故,他們沒忘記我,我又怎能忘記他們,這些支持愛護我的人。

  我是作家、劇作家,以寫北京話劇立身得名,我曾擔任編劇的,以北京味為立身之本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要保持的不僅是北京話和北京味,更是北京情,北京人謙遜、禮讓、客氣,較真兒,大氣,包容……如果這些消失了,北京就不是北京了。

  和其他地方不同,北京的文化藝術沒有地域限制,像北京特有的京劇、京味話劇、曲劇、相聲,不論在北京,在外省,以至世界,都被接受和歡迎。共融性的北京文化,值得深入研究。中國要成為文化強國,建成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大國,北京是首都,是重鎮橋頭堡,是中華文明的有力見證,北京要展開文化胸懷,成為全中國的文化中心,這是中央賦予北京的重任,用文化藝術裝點北京,讓每一個來北京的人不負首都之行,作家要用文字,為標誌性的北京盡一分力。

  兩個故鄉給了我兩種文化,北京給了我中國文化根基,香港開拓了國際視野,我把它們在筆下融合,兩地的文化滋養着我的創作。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