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存仁著《銀元時代生活史》。
《銀元時代生活史》是中醫師陳存仁關於舊上海生活的札記。陳存仁出生於世代經營綢緞的家族,幼時生活優渥,人生中的第一個「銀元」就來自姑母的壓歲錢。但他在七八歲時,家道中落,父親早亡,陷入貧窮。幸虧他個人努力勤奮,憑藉伯父的資助完成學業,又通過師從著名中醫,逐步在中醫界打響名堂,成為民國時代上海的著名中醫。
本書的第一大看點,是通過作者的視角窺見當時的名人軼事,從一個新視角感悟歷史。作者通過行醫,結交社會名流,也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本書詳細敘述了作者與于右任、章太炎、吳稚暉等名人的交往,這些名人的特徵(如于右任的清廉耿直、章太炎的不修邊幅)躍然紙上。此外,作者也不避諱地談及當時上海灘的「白相人」的軼事。他們大多霸道蠻橫、不可一世,作者雖為他們治病,但謹慎地與這些人保持距離。後來,這些人均不得善終,也體現了作者深信的「因果論」。
本書的另一大看點是紛繁而精確的物價。百物無論巨細,在書中均有標明價格,作者在每一頁都寫價格,還不忘點評性價比,輔以估算漲價幅度。從一道菜、一朵花、一本書到一套住宅、一塊地皮,萬物均有價。在字裏行間中,我體會到作者的「錙銖必較」。想來,這與作者出生於經商家庭、少年時曾「由富到貧」,後來靠自己拚搏上流的經歷有很大關係,也與前輩(如丁福保)傳授給他的理財之道相關。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作者在儲蓄、花費、投資中取得較好平衡。他一邊通過置業、買賣古書古錢幣、辦報出版等獲得大量收入。另一邊,他沒有接納不義之財,主要的花費也僅限於看電影和購書。如果不是因為日軍侵華、上海淪陷、銀元體系崩潰,作者應能躋身富貴。
此外,作者對物價執著至極的寫作方法,也影響了一些當代作家。比如,近來有一些知名網文,如《詭秘之主》,也採用了這種寫作方法。
總的來說,民國時的上海,傳統和摩登切換,社會變遷巨大,頗有特色。陳存仁以日記為工具,以他所處的階級視角,成為那個時代忠實的記錄者。書中的跋提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靡一時的《上海灘》聘請了陳存仁當顧問,可見他在敘述民國軼事方面的權威。讀者如有興趣一窺民國時上海生活,《銀元時代生活史》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