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人生在線/暖暖的蜂窩煤\霍無非

時間:2022-01-04 04:27:12來源:大公报

  早年,中原的城鎮居民過冬沒有暖氣,靠的是黑金般的蜂窩煤。

  一塊塊十二圓孔的蜂窩煤,做飯燒水取暖,一煤多用,是千家萬戶生活的主要燃料。

  深秋,各家各戶就開始儲煤了,定量供應。在煤場排着長長的隊,用架子車把做成不久的煤裝車拉回家,濕濕的兩手黑。有時人力不夠,鄰居們相互扶攜,幫忙拉車,到家小心翼翼地摞在自家搭建的煤池裏,十天八天後,煤塊漸乾,就可以燒了。

  爐具也很重要。把生鐵煤爐挪至堂屋,再取出白鐵製成的煙筒清理,一節接一節套好,一頭扣在爐膛後的出煙口,用泥糊實,另一頭伸出窗外,每節煙筒的接頭用報紙漿子糊好,防止漏氣,就大功告成。如此,做飯燒水都改在居室,取暖也就有了。那時每家三四個甚至更多的孩子,爐火旺旺,人氣鼎盛,室外冰天雪地,屋內暖暖融融。

  蜂窩煤入爐前要疏通煤孔,「眼對眼」放在膛內燒得通紅的煤上,不然火力不旺。雖然能充分燃燒,燃盡用長鉗把爐膛下方塊狀的煤渣夾出,但畢竟會有少許塵灰飛揚,影響室內的空氣環境,得勤揩抹。最危險的是百密一疏,出現煤氣中毒事故。白天,門窗打開,屋內通風,不覺異常。入夜,門窗關閉,若爐蓋未蓋嚴實,或煙筒出現縫隙,無色無味的一氧化碳絲絲散出,在室內作孽,是個「溫水煮青蛙」的漸進過程。

  我年少時曾中過兩次煤毒,半夜醒了頭疼無力,手腳不靈,下地一頭磕到牆上,把窗打開,冷風嗖嗖灌進,好半天才清醒些。儘管是輕度煤氣中毒,但頭疼得很,學也上不了,讓鄰家的小嘎子給老師請假,小嘎子在雪地跑得溜溜的,每次都不誤事,驚得老師想來家探望。當年常聞有的人家因重度煤氣中毒失去親人,所以相當一段時間,我家冬夜的窗要開一道縫,寧可冷點,以防不測。

  燒蜂窩煤還有個撓頭事,就是不時遇到熄火現象,大概是因為加煤太遲或封爐不嚴燃盡所致。早晨起來,掀爐蓋發現爐滅了,又沮喪,又着急,這可要耽誤做早飯呀。重新生火,得準備刨花碎木引火,煙熏火燎,嗆鼻流淚,煤引着了,使之產生火力還得一陣子,簡單點就到鄰居家「換煤」、「燒煤」。所謂「換煤」,就是夾一塊未燒過的蜂窩煤到鄰家換回一塊已燃燒的蜂窩煤。「燒煤」則是把自家一塊蜂窩煤放到鄰家爐上燒着後夾回。這兩種方法,可縮短燃着的時間,但都影響鄰家做飯,卻毫無怨言。這樣的互助習以為常,形成默契,鄰里和睦更近一步。

  到了二十多年前,城鎮居民住房條件發生了較大變化,樓房基本安裝了整齊劃一,安全可靠,清潔無灰的供暖管道,冬季取暖得到逐步改善。隨着家庭做飯也改成了燃氣,蜂窩煤徹底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黑金般赤誠的蜂窩煤啊,在寒冬燃出的那股暖意,讓心靈回春。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