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閑話煙雨/各有千秋\白頭翁

時間:2020-10-30 04:24:04來源:大公報

  司母戊鼎(現稱「后母戊」青銅方鼎)不愧為國寶,它在國博公開展出時,我一連三天去欣賞它,每每擠不到跟前,拿着手機等待拍照的人排成兩行縱隊。據說大方鼎是國博全部展品中最受人關注的。

  一九四六年,司母戊鼎幾經周折,幾經磨難,幾經險情,終於到了駐紮在河南新鄉的國民黨三十一集團軍司令官王仲廉手上,那年蔣介石過六十壽辰,王仲廉司令官肯定懂古董,也肯定懂鼎文化,他把司母戊大方鼎作壽禮送給蔣介石。蔣介石也懂青銅器文化,也懂得青銅鼎,懂得這鼎的分量,因此未見,直接批送南京中央博物院,直到一九四八年,蔣介石去參觀這尊大方鼎,認真仔細地觀看,觀之極細,看之極久,觀看時未發一言,看畢又一言未發,悄然而去。十年後,毛澤東也興致勃勃地觀看了一尊楚鼎,此鼎一九三三年在安徽壽縣幽王墓出土。鼎高一點一三米,比司母戊鼎低二十厘米,口徑八十七厘米,重達四百公斤,其容量比司母戊鼎還大。因在其口沿處鑄有銘文十二字,開頭為「鑄客」,此鼎故稱「鑄客鼎」。毛澤東當時看得很高興,還在鼎前拍了照。

  商周時代,鼎居青銅器之首。在傳統的鼎形制中,一為方鼎,如司母戊鼎、大禾人面方鼎等等;一為圓鼎。方鼎之鼎底為平底;圓鼎之鼎底為圓底,如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等等。當然也有例外,如楚鼎王子午鼎,雖為圓鼎,但它的鼎卻是平底,別出心裁,專家也把它歸於楚文化的創新。

  戰國時期的鼎,南北文化差距漸大,漸成風格。北方的戰國鼎更側重厚重雄壯,敦實古樸;南方的戰國鼎風格迥異,更趨向美觀華麗,高俊挺拔。北鼎有霸氣,南鼎有俏風。

  在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中山王鼎」是典型北鼎風格的戰國鼎。中山王鼎乃九鼎列鼎,堪稱戰國第一鼎,九鼎列鼎在夏商周時期,只聞未見。九鼎中最大一鼎高五十一厘米,外形為扁圓球形,兩耳低短,鐵質蹄足粗大低矮,唯一稱奇的是九鼎鼎鼎有蓋,蓋上有三環鈕,揭蓋時可提而置之。但通觀此鼎,卻不威嚴雄偉,細觀製作也比較粗糙,工藝不甚講究,九鼎皆素面無文,唯最大的鼎蓋鈕極腹內刻有四百六十九字的長篇銘文,記載了中山王乘燕內亂伐燕大勝而歸。戰國之中,中山非大國強國,卻敢鑄九鼎,比春秋五霸還敢藐視周禮,禮崩樂壞,春秋不再,足見其一。

  戰國南鼎最有代表性的應推河南信陽出土的楚國鼎,江陵藤店一號墓出土的楚王鼎,造型與此鼎迥然有異,風格大變。鼎足不再求穩求重、求矮、求實,而是高端挺拔,顯得南鼎更挺拔飄逸,更豪邁更耐看。南鼎追求文化含量,鼎飾紋更講究繁複神秘,一鼎之上常有數種飾紋,即有饕餮紋,亦有鳥蟲紋,雲水紋,相輔相成,銜接自然,宛如一體。鼎足少見有素體,幾乎都鑄有飾紋。鼎耳也不再簡單直立,有的作鳥形,稱「鳥耳鼎」,有的鼎蓋作三鳥首鈕,有的四足鼎也突破舊模式,鑄成橢圓形,這在夏商周時幾無先例。

  戰國青銅鼎也是青銅鼎文化的末章,二千多年華夏文化重要的載體,悄然之間悠悠而去,悻然而逝。

  秦漢再無鼎。

(「觀鼎」之八,全文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