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君子玉言/疫情下的奢侈品\小 杳

時間:2020-10-21 04:24:00來源:大公報

  圖:疫情下,友情難能可貴\資料圖片

  秋風漸爽,濡熱散去,正是香港最好季節。周末的銅鑼灣,人流不似過往那般擁擠,只有外傭一如平常三五成群圍坐天橋下,聚餐唱歌。與友匆匆走過,竟無閒逛的意願。疫情之下,不知不覺,很多東西悄悄改變。其間,可能有不少故事,也可能簡單得沒有故事。我的生活簡單之至:兩點一線,三餐盒飯,五六夥伴,日月香江,幾近一年。

  一些事情,開始出於對疫情的擔憂不敢做不能做,逐步變成發自內心的不想做不願做。比如逛街──想去一鞋店看新款,步行不過幾分鐘的路,磨磨蹭蹭半天才去。結果空手而歸──過去看啥都想買,現在看啥都挑剔,甚至對買東西有了負罪感。不過,隨着口罩由應急用品變成日常必備,忍不住琢磨起時尚性。雖然儲備足夠用幾年,還是額外買了一些彩色口罩,粉的紫的黃的,搭配衣服用。還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改變,人家因疫情成為廚藝大師,我成了盒飯忠粉;人家因疫情注重運動,我幾近荒廢了好不容易學會的游泳;人家更多戶外放風,我重回宅客生活,更多靜心寫作。

  疫情成了最大的哲學家,幫我們用三觀畫出半徑,作了篩選,將我們的生活提煉成必須VS非必須:身體好是必須的,會調適心情是必須的,腦子夠用是必須的,情誼是必須的。衣服不必太多、社交不必太廣、朋友圈不必太大。疫情下的奢侈品,除了口罩消毒液,差不多都是非物質的。

  自這個庚子大年三十晚上,與幾位留守香港的好友吃年夜飯,沒想到這成了一年來的模式──疫情當中持續的限聚令下,或隔空聊天,或小範圍聚會,必須是最知心、最信賴的人,必須在最可靠、最安全的地方。

  失眠之夜,打電話「騷擾」好友,這傢伙竟然也正睡不着,捧着電話一通七聊八聊,從吐槽香港疫情到讚嘆內地經濟生活復甦,從特朗普得新冠三天「康復」到美國大選,從三餐聊到三觀……看到一句有趣的話:「房子是一五五二年的,可花卻是上個禮拜開的」,居然也討論半天。越說越嗨,一不小心竟聊到凌晨五點。

  無話不談的閨密Connie過去常常見面聊天。疫情兇險,外邊不能去,她曾來我公司吃盒飯聊天,奈何太匆忙不能暢敘。六月底她過生日,恰好限聚令稍放開,邀我與家人在中環一家日餐館小慶,小小的餐館正好可坐八位,相當於包場。後來她邀我到家裏,我從食堂打兩份餃子,她從酒樓叫一些滷味,家庭式便餐閒聊,親如姐妹。

  去年結識的警察朋友劉sir,經我介紹與幾位同道好友成了兄弟,繼而又加入法官朋友D官。周末在Billy家庭院小坐,椰影月朗,專業小提琴手的琴聲天籟繞樑。Chole感慨:恍若隔世。開心之餘百感交集,有點唏噓。

  還有驚喜的偶遇如上天所賜。那天在公司大堂與W生擦肩而過,雖然是一瞬間,又都戴着口罩,還是彼此一眼就認出來,開心不已。畢竟是認識十多年的老朋友。過去經常聊天餐敘,記得上次喝茶還是春節前,一晃居然十個多月了。我們共同提議戴口罩拍照,以紀念此時此刻,約時再聚。

  疫情打亂了很多計劃,計劃中的出差、旅行、聚會……或取消推遲或以其他形式舉行。留守香港,除了工作公務,屬於自己的日程,無非發呆走路,念叨朋友。聚來聚去,就那麼幾個人,也不嫌審美疲勞。幾天不見就掛念。一個電話,就知道是那幾個傢伙臨時起意,就知道你會隨叫隨到。昨天剛見,今日再聚,竟覺得:真不像話,怎麼才來叫我?前幾天我出差,他們說:好久不見。掐指一算,不過半月未聚而已。

  友情過成了親情,各自成了彼此生活的一分子。若不見到,就像生活缺了一角。每一次相聚,看似靈機一動,更像是期待已久的等候,蓄謀已久的策劃,千挑萬選的良辰美日。互相蹭吃蹭喝,你請燕翅鮑隨你便,我請滷麵餛飩更受歡迎,最有特色的請客是打疫苗。輕鬆愜意,不多說,不客套。也有精心設計的主題:七月底C兄生日,八月底Cindy生日,九月底大哥生日,海上憑欄望雲當歌,踏月而歸。

  友C終於要搬家了。這一段有預期卻因疫情而延宕的日子,讓人對身邊一切多了些小心思:有的斷捨離,有的更加眷戀。山村藍塘、山光毓秀……都成了帶着故事、帶着味道的記憶。搬走前,小聚銅鑼灣,酒至微酣,忘了今夕何夕,不覺午後陽光茂盛,秋意溫柔。誰能想到這幫傢伙跑到銅鑼灣,不是逛街,只為曬太陽,體會這人間珍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