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HK人與事\醫者的高下涼熱\夏 冰

時間:2020-07-31 04:23:54來源:大公報

  幾年前,我的朋友、內地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來香港,我去機場接她。當時還有另外一位香港年輕人,也在機場等。我的朋友受這位香港市民邀請,來為其父親會診。其父在香港一家有名的醫院做通波仔手術,手術尚在進行中,病人醒來了。醫院又追加麻醉劑,結果手術做完之後多日,病人一直沉睡不醒。其家人心急如焚,慕名從內地請來專家會診。朋友與我說了幾句話就匆匆隨那位年輕人趕往醫院。後來她對我轉述觀察後的判斷,及對患者家人的口頭建議,她主動提出如果家人同意,她願意把病人接到北京醫治。後續情況我沒有再問。但由此我知道,香港市民對內地醫生的醫術和敬業精神是了解的、認可的。

  朋友經常去國外講學,並為發展中國家培訓醫生,堪稱桃李滿天下。我曾親眼見過她與德國醫學大咖進行學術交流,全程英語。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當中,許多人不僅見識了鍾南山院士、張文宏醫生等一批內地醫學專家的學術能力,而且見識了他們的外語水平。他們是內地一千多萬醫護人員的優秀代表。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一九四九年的三十五歲提高到二○一八年的七十七歲,這些醫護人員功不可沒。一九六三年以來,中國先後向六十九個發展中國家派遣援外醫療隊,累計派出醫療隊員二點五萬人次,治療患者二點八億人次,也有醫護人員在異國他鄉以身殉職。這次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共向二十七個國家派出二十九支醫療專家組,所到之處皆獲高度評價。內地醫護人員的專業水準、醫者仁心、奉獻精神,應當說經過歲月的考驗,有享譽世界的口碑。

  我在香港看過兩次小病。其中一次因腳趾甲溝炎,走不了路。到某公立醫院,等了約一小時,過來一醫生,微微伏身看一眼就走了。我以為他還會再來,等了一會兒,結果護士進來說,看完了。然後給了我幾片抗生素。我問:腳趾甲還長在肉裏,怎麼辦?讓我去骨科預約。我一瘸一拐到骨科去問,最快約到下周。我只好又瘸着腳回公司,找曾在內地三甲醫院當過護士的同事,她三下五除二,消毒,下剪……第二天就好了。

  這些天香港疫情大爆發,連續多日每天新增超百例,病例四處開花,遍布各街區、各行業,多半來源不明。醫院體系承受巨大壓力。有的確診病人等待入院、眾多市民徹夜不眠排隊領取檢測瓶、更多市民每天在焦慮中惴惴不安……許多人呼籲請中央出手幫助,盡快從源頭阻隔疫情傳播。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人道主義事情,卻又引來香港某些人奇談怪論,有人質疑「內地醫護人員無法以英文交流」,有人說為香港市民進行核酸檢測是「基因送中」,還有人說「本港醫療資源和人手充足,無需內地支援」。

  市民記得:二月初香港疫情剛起時,就有醫護人員搞罷工,理由是「醫療系統可能爆煲」,要求對內地封關。

  而罷工期間二月三日至七日,香港的病例是15-18-21-24-26,未超過三十例。當前每日新增逾百例,累計突破三千,醫療系統不會「爆煲」嗎?內地醫生幫手來救命,為什麼市民歡迎,而這些人拚命反對呢?

  也有市民問:港人的基因不是與內地人一樣嗎?沒什麼特殊啊,檢測核酸要你的基因有咩用?

  還有市民聽說:武漢從五月十四日至六月一日,檢測了近千萬人;北京二十七天內檢測一千一百萬市民;大連自本月二十二日發現本土病例,五天檢測了三百五十二萬多人。檢測極其高效並且科學,比如採取三至五人混檢方式,單日最高可達一百萬人。目前內地整體上有序復工復學,生活井然。

  試問香港某些人,是以市民生命為重,還是個人利益為重?是救人的職業道德為重,還是將疫情當作工具,玩弄泛政治化的戲碼?是以香港社會平安為重,還是想拖垮搞殘香港?且不論醫術高下,僅僅人心冷暖,可見一斑。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