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如是我見\進退兩難\高秋福

時間:2020-07-07 04:24:07來源:大公報

  這次法航客機遭劫持事件發生在一九七六年六月二十七日。那是一個星期天,拉賓總理正在主持內閣周末例會。一名軍人神情慌張地闖進會議室,遞給國防部長佩雷斯一張紙條。上面用潦草的字跡寫着:從本-古里安機場起飛前往巴黎的法國航空公司139號班機遭劫持。佩雷斯瞄了一眼就遞給拉賓。拉賓看後不由一驚。不言自明,飛機自以色列起飛,乘客少不了以色列人,劫機主要是衝着以色列而來。拉賓當即宣布休會,只把外交、國防、運輸、司法等有關內閣成員留下,決定成立危機處理小組,加緊收集情報,研究解救人質方案。

  情報很快從四面八方湧來:客機前往巴黎經停雅典時,有一批新乘客登機。其中,有兩個巴勒斯坦男子和來自西德的一對男女。這四人分別屬於經常搞國際恐怖活動的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境外行動部和西德的巴德爾-邁因霍夫幫(紅色旅)。他們是「工作夥伴」,旅行路線和行動安排是經過精心策劃的。他們從安全措施比較寬鬆的新加坡登機出發,抵達雅典後佯裝轉機去巴黎。當地時間十二點半,這架載有二百四十八名乘客的法航班機從雅典剛起飛,他們就一齊動手,掏出事前準備好的槍支和炸彈,脅迫機長改變航向。客機先是向南飛到利比亞,加油後繼續向南,於次日凌晨三點十五分降落在烏干達的恩德培國際機場。在那裏,早有先期抵達的四名巴勒斯坦武裝人員迎候。這樣,機上機下八個人匯合在一起,在烏干達軍人的協助下,將所有乘客和乘務人員驅趕到離機場大約兩公里的老航站樓。樓裏樓外都有烏干達軍人,協助劫機者看管人質。所有人質都集中在樓內大廳之後,劫機者將他們一一盤查,驗明身份。然後,將其中的猶太人同其他族裔的人分開看管。其中的猶太人,是他們心目中的真正人質,因而看管得非常嚴厲,單等以色列前來贖救。根據以往的慣例,贖救主要不是金錢支付,而是用對方關押的「自由戰士」來交換。

  果然,劫機者第二天就提出一份要求釋放的「被捕人士」名單。名單上共有五十三人,其中有以色列關押的四十名巴勒斯坦人,西德關押的五名本國人,法國、瑞士和肯尼亞關押的另外八名巴勒斯坦人。他們提出,這些人必須在七月一日十一點之前全部釋放,送到恩德培來,同時另付五百萬美元的客機贖金。否則,他們將殺死被劫持的全部猶太人。以色列當即徵詢其他有關四國的意見。這四國當然知道劫機者主要是衝誰而來,因而有的不予理會,有的則婉轉相拒。這樣,解救人質的千鈞重擔就落在以色列一家肩頭。

  拉賓隨即召開危機處理小組會議,討論應對措施。與會者皆知,劫機者點到的那些在押的巴勒斯坦人,早就以「敵視以色列的恐怖分子」的罪名被判刑。如果釋放他們,那將「開創一個屈服於敵人的惡劣先例,後患無窮」。怎麼辦?拉賓感到極為棘手:接受,政府必將落下個「軟弱無能」的罵名,甚至倒台;不接受,被劫持同胞的人身安全難保,必將招致全國乃至全世界猶太人的譴責。還有沒有其他應對辦法?拉賓徵詢被稱為「足智多謀」的佩雷斯的意見。佩雷斯一時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只是模棱兩可地說,「看來只能在談判與動用武力之間作出選擇」。

  佩雷斯在其回憶錄中說,他其實從一開始就反對同劫機者「談交易」,認為那樣做「完全違背猶太人誓死不屈的民族鬥爭傳統」。可是,那該怎麼做呢?正在無策可施之際,他的助手建議說,烏干達顯然是劫機者的支持者,其總統阿明似可利用,把他請出來從中調停。   (「恩德培行動之始末」之二,標題為編者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