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何勞弦上聲\李 夢

時間:2020-03-26 04:23:55來源:大公報

  圖:《聽琴圖》 故宮博物院圖片

  閉關在家,繼續相約各位「意遊」故宮。今次,我們看一幅清麗典雅的宋畫──《聽琴圖》。

  此前文章中曾介紹書法和繪畫均功力了得的趙孟頫,今次的主角同樣書畫皆佳。他開創瘦金體,他的工筆花鳥畫作維妙維肖,他甚至為了推動當時藝術的發展而拓展畫院規模,僅一次入院考試的畫師便有上千人之多。他便是宋徽宗趙佶(一○八二至一一三五),遠稱不上是一位好皇帝,卻是一位再出色不過的藝術家。

  數年前,故宮博物院「石渠寶笈」特展時,《聽琴圖》真跡曾展出。不久前,一位朋友講起自己仍記得當時初見此畫的震撼。有些畫撼人,因為氣勢龐然,風雲捲盪,有些因為熱烈豐盈,而《聽琴圖》不同。它的震撼,從「靜」中而生,自有一種「可遠觀不可褻玩」的端正清雅。畫中撫琴聽松,餘音裊裊,讓觀畫人忍不住屏住呼吸,唯恐打擾了那一方似遠還近的安寧。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聽琴圖》被當成宋徽宗本人的畫作,因為畫作上方蔡京題詩的落款加了一個「臣」字,也因為畫作左下角的落款是宋徽宗極富個性的「天下一人」簽。近年,經學者考證,這畫的作者其實是宋徽宗所創宣和畫院的一位畫師,不過畫中撫琴者,正是趙佶本人。

  「聽琴」是古代文士相聚時的常設節目,不少畫家曾以此為題創作。通常,畫家會為撫琴與聽琴設定一處場景,大多有清寂幽遠的意味,要麼在山邊泉畔(例如趙孟頫的《松蔭會琴圖》),要麼在茅舍或林中(例如唐寅的《撫琴圖》),而《聽琴圖》卻無意於此。單看此畫,我們看不出畫中人所在地,背景大片留白,不過只有一棵松樹以及沿松樹攀援而上的兩株凌霄花而已。

  留白,既擴闊畫中空間,也讓觀者愈發將目光專注於畫中四人。松下撫琴者是趙佶,畫幅左邊着綠衫者與右邊着紅衫者均為皇帝身邊近臣,其中一人低首,另一人仰頭,呼應畫幅正上方蔡京題詩中的「仰窺低審含情客」一句。畫中三人建構一個穩固的小型三角形構圖,而三人與趙佶身後松樹又建構另一個略大的三角形構圖。三角形構圖通常令到畫幅看上去穩定、堅實,而兩個三角形構圖的嵌套,無疑加重了這一觀感。

  畫中出現的意象十分精簡,卻各有深意。皇帝對面有一方石,突顯徽宗對於石的喜好(不過,花石綱的勞民傷財,《水滸傳》曾有介紹);皇帝身旁是一隻香爐,青煙一縷既應和琴音,也為畫作增添幽寂氛圍。今人觀畫,雖聽不見千年前的古琴琴音,卻能藉由畫中人與人、人與物件之間的互動,想像琴弦撥弄之美。畫中蔡京題詩,句句用典,最後一句「以聽無弦一弄才」引用《晉書》中陶淵明的故事。據說,陶淵明身邊有一架無弦琴,當親朋相聚時,常撫弄無弦琴以為趣。琴無弦,自然不能發聲,那撫弄之意為何?按照這位田園隱士的說法,「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也就是說,只要識得琴音深藏之趣,有聲與無聲又有何分別?

  蔡京此句想來深合趙佶心意。既然琴音留不住,唯作《聽琴圖》,已達「無聲勝有聲」之境,日後也可時時回望遙想。不過,趙佶不曾想到,此畫完成不久,他便被金人擄走,自此時移世易,再不復撫琴聽松之樂。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