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愛在團圓日,更在平日裏\徐海娜

時間:2018-09-24 03:16:55來源:大公報

  圖:中秋節亦是團圓日\網絡圖片

  有朋友送我一盒月餅,我方悟中秋已到。中秋節是華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小時候,我們必定會在祖父母家裏團聚,一起吃飯和賞月。這個節日有很多故事可講,不如我也講一個吧!

  某年中秋之夜,一個叫露露的小女孩趴在沙發上假寐。窗外皓月當空,大人們飲興正濃。酒過三巡,露露的大伯、二伯和自己的父親漸漸地不似往日般嚴肅,紛紛說起了「孩子話」。

  大伯說:「爸媽對我們三兄弟可不是一樣的。」二伯說:「爸爸對大哥最好。」露露的父親最小,他說:「媽媽其實最偏愛的是二哥。」過了一會兒,大伯和二伯又異口同聲地說:「爸爸媽媽都對你最好!」每逢中秋便團圓,卻是一年爭寵時。在露露眼裏,這些大人們真是可笑又可愛,就彷彿她和妹妹在父母面前爭着吃糖果一模一樣。他們的談話多少也暴露出這些成年人心底對父母之愛的珍惜、渴望以及不滿足。

  人無論多大,都會重視父母親情。《紅樓夢》裏的賈赦就曾在中秋夜宴上為母親講了一個笑話:「一家子一個兒子最孝順。偏生母親病了,各處求醫不得,便請了一個針灸的婆子來。婆子原不知道脈理,只說是心火,如今用針灸之法,針灸針灸就好了。這兒子慌了,便問:『心見鐵即死,如何針得?』婆子道:『不用針心,只針肋條就是了。』兒子道,『肋條離心甚遠,怎麼就好?』婆子道:『不妨事。你不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眾人聽說,都笑起來。賈母卻心生疑竇,笑道:「我也得這個婆子針一針就好了。」儘管賈赦是一個品行不端、不近人情的人,他也依然看重自己在母親心中的地位。

  孩子小的時候,我和孩子共同讀過一個繪本,是Eric Carle所著《Papa,Please Get the Moon for Me》,中文譯本叫《爸爸,我要月亮》。文中的小女孩望着天空一輪明月,對爸爸說:「我要月亮。」她的爸爸於是取來一架長長的梯子,爬到最高的山頂,將似乎可以無限延長的梯子搭在了月亮上……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心裏充滿了溫暖。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沒有給我摘過月亮,卻在我小時候上學的每一個日子裏,為我默默地服務,默默地愛我。冬天的早晨,天還黑漆漆的,父親已經將早飯煮好,連鞋子也幫我擦好了,我背着書包出門的時候,哪怕是漫天風雪,也心中暖暖的。

  然而孩子並不總是能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有時候我們默默地愛我們的孩子,有時候我們需要說出來。然而中國人的傳統是我們的感情無需說出來,這造成了很多問題,孩子們和父母之間的許多誤會和不解也會慢慢積累,孩子對父母的索愛也會沒有止境。

  Catherine D. Weathers是四個孩子的媽媽,她寫過的書中有一本是《Creative Living Series: I Love My Parents and They Love Me! : A Children's Book & Parents' Guidebook》,用日記體講述了一個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日常。

  這本書從喬希(Josh)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講起,強調父母對他的照顧便是愛。「我知道他們愛我,因為他們照顧着我。他們讓我吃飽,還給我穿漂亮衣服。」當喬希該上學的時候,他的爸爸給他很多囑咐,也是愛。放學後,「媽媽正在做飯。我坐在桌邊寫作業。媽媽一邊做飯,一邊幫助我讀出我還不認識的字」;媽媽問:「今日過得如何?」媽媽說:「字寫好一點,不用擦了。」—這些都是愛。這些日常生活的記錄看似平淡無奇,但是我們讀給孩子聽的時候,孩子會明白,原來這就是愛,愛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摘下月亮是一種愛,日常瑣細的照顧也是愛。

  如果本文開頭講的小女孩露露的那些長輩們,從小也能這樣細緻地體會父母之愛的話,也許就不會再借酒爭寵,也不會覺得父母對他們的愛尚不足夠。我們做了父母的,不妨重視起來,我們對於孩子的意義,也許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重大。但是如何讓孩子明白我們對他們的愛,也是同等重要。

  中秋節在香港擁有一個法定假日叫做「中秋節翌日」,我目前所居的新加坡雖然沒有關於中秋節的公眾假期,但只要是有華人的地方,都很重視中秋。因為我們愛我們的父母,父母也愛我們。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