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A股滬指月升1.85% 連漲半年

時間:2025-11-01 05:01:43來源:大公报

  圖:主要藍籌10月份升跌幅榜、11月份港股投資展望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A股10月在震盪中收官,截至昨日收盤,上證指數收報3954.79點,單月累升1.85%,最高曾升見4025.7點,創十年以來新高,月線更錄得「六連漲」;深證成指收報13378.21點,月跌1.1%,終結此前連續五個月的上漲。分析稱,獲利盤了結疊加技術阻力,或是上證指數升穿重要點位後出現盤整的主因,市場短期波動不會改變後續「長牛」趨勢,科技行業仍是絕對主線,傳統「白馬股」也有望迎來輪動機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上證指數升穿4000點整數關後,市場多空分歧相對較大,大盤或圍繞關鍵點位階段性震盪,待充分蓄勢後再度上攻,「短期震盪反覆不改A股中長期向上趨勢,投資者應保持信心和耐心」。他續稱,臨近年末,不少投資者已着手布局明年行情,在居民儲蓄持續向資本市場轉移,以及外資延續淨流入的環境中,A股或在不久的將來啟動新一輪向上行情。

  楊德龍補充說,剔除虧損後,上證指數市盈率尚不足15倍,處於2000年以來歷史均值。另一方面,A股兩融餘額雖升至2.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歷史新高,但因市場總市值已達120萬億元,兩融餘額在流通市值中的比例僅2.55%,顯著低於2015年4月指數突破4000點時的4%,「現時A股槓桿水平相對可控,估值更具吸引力」。

  科技行情看高一線

  隨着美聯儲10月降息的落地,及中美經貿談判取得階段性成果,A股市場關注點逐步切換至中國經濟發展。申萬宏源證券市場研究資深高級分析師姚立琦認為,從三季報情況看,投資、消費等行業的業績增速仍待提振,先進製造、大科技仍延續較高景氣度,表明實體經濟處在結構分化的狀態,「市場對上述情況有較充分定價,後續料重新審視成長性與估值的匹配度,以及投資的性價比」。

  策略方面,姚立琦提醒,市場近期熱點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上游資源品行業,風格上,大盤藍籌表現偏弱,中小盤股仍有超額收益,建議重點關注「十五五」規劃對相關產業的刺激作用,「滯脹的機器人、軍工、智能汽車等板塊,均有望迎來補漲」。

  「本輪行情由科技股主導,科技創新行業有望繼續領漲。」楊德龍解釋,「十五五」規劃重點支持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生物醫藥、深海經濟、低空經濟、固態電池等方向。他相信,以算力、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板塊彈性最大,緊隨其後的當屬新能源板塊,且後續市場輪動或傳導至傳統的消費「白馬股」。總體看,TMT、電子信息、芯片、半導體等科技行業板塊,未來有較高的上漲確定性,傳統行業目前估值處在歷史低位,後期也有板塊輪動機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