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金管局:暫不考慮零售場景用數碼港元

時間:2025-10-29 05:01:52來源:大公报

  圖:金管局去年9月啟動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二階段。圖為李達志(右)與金管局首席金融科技總監周惠強。\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金管局自2017年起積極研發數碼港元,並於2024年啟動第二階段先導計劃,昨日公布第二階段試驗成果。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表示,香港零售支付市場已有多元化成熟方案,數碼港元在零售場景尚未出現強烈市場需求與足夠應用案例,因此將集中資源優先發展批發層面,待未來時機到來時,才會重新考慮推進數碼港元零售場景的應用。

  集中在批發層面應用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樂見數碼港元已逐步被金融機構應用於更多批發層面的場景,該局將繼續致力為未來可能擴展數碼港元至零售場景使用做好準備,並期待在央行數碼貨幣與代幣化進程中,繼續與業界緊密合作。

  李達志指出,目前數碼港元的需求主要集中於批發層面,包括銀行和金融機構間的大額結算及跨境支付,特別適合於減低對手方信貸風險的大額資金交割場景。金管局助理總裁(金融基建)周文正補充,目前至少有9家銀行已在批發層面實際使用數碼港元,涵蓋銀行間支付及代幣化債券等。金管局首席金融科技總監周惠強則強調,數碼港元的可編程性和安全特性為複雜金融交易及智慧合約執行提供新動力,有助推動整體金融市場的數字轉型及提升效率。

  共用代幣化標準明年出台

  金管局亦積極推動共用代幣化標準的制定,並繼續推動政策、法律和技術等準備工作,料相關準備工作將於2026年上半年完成,為未來數碼港元推廣至可供個人及企業廣泛使用做足準備。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水志偉表示,樂見金管局完成第二階段「數碼港元」先導計劃並發表報告,並因應市場需求敲定優先發展批發層面應用。他指出,報告提及的「代幣化資產結算」與「可編程性」是關鍵領域,香港應集中利用此優勢,測試最具價值的應用場景,例如利用可編程批發CBDC結合智能合約,應用於綠色債券等代幣化資產的「貨銀兩訖」(DvP),這能自動執行利息支付與到期贖回,提升效率及透明度。他補充,在積極發展批發應用的同時,金管局可繼續為零售「數碼港元」做好準備,為市民未來的支付需求奠定基礎。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