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大利(右)在電影《拚命三郎》片場為演員解說。\受訪者供圖
編劇工作是一份難以之維生的工作,陳大利提到,自己剛入行的時候寫一本劇本的薪酬大概只有幾萬塊(港幣),「這個行業真的是海鮮價,差不多願意怎麼開價就怎麼開價,開價普遍都低。現在的網大、網劇等類型,有時候一兩萬就要寫一個劇本,有些短劇甚至只有幾千塊的編劇費。」但考慮到將來可以作為履歷的一部分,陳大利覺得起步階段收入微薄無甚不可,比起薪酬,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時間,「編劇行業是無所謂返工放工的,真的做劇本或者創作其實無時無刻不是在工作的。有時候白天工作,晚上開會;有時工作很棘手,要立刻就做,有時候一件工作又會拖很久,可能做一整年最後都沒結果,或者到後尾只能收到一半的錢。」陳大利說,運氣好的時候一個劇本做半年就能拿到錢,運氣不好的時候做一兩年可能都拍不出來。
「(剛入行)那段時間是什麼都做的。」陳大利說,「拍一些畢業短片、畢業典禮、商場活動短片等等。」直到2012年,他擔任電影《特殊身份》的編劇,收入情況才開始有所改善,「可以吊住條命」,而後《狂舞派》《大鬧天宮》幾部署自己名編劇的電影先後與觀眾見面,但直至2018年其擔任編劇的電影《大師兄》上映,陳大利才突然覺得自己真的可以依靠編劇這個工作搵到食,「做《大師兄》那段時間的市場情況比較好,開的戲多,老闆又不吝嗇、願意給你錢寫劇本。」而那時距離他入行已經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