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一成學生曾受騙 損失最高萬元

時間:2025-10-03 05:02:14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因應近年網上消費及科技騙案日益盛行,香港會計師公會的調查特設篇章,了解學生對於網絡安全與防騙認知的意識。調查顯示,學生的「自我評價防騙能力評分」平均達4.1分(滿分為5分),但接近一成學生曾因詐騙而蒙受金錢損失,平均損失約1100元,最高損失金額的個案更達1萬元。詐騙類型包括承諾「零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或貨物轉售、遊戲點數交易,以及其他包括網購、賬戶被盜用甚或街頭騙案等。

  遇假訊息 74%學生選擇封鎖

  調查顯示,74.6%學生表示,如遇上疑似騙案訊息時,會選擇忽略並封鎖訊息。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普遍對自己應對騙案的能力有信心,及具備基礎防騙認知。學生自我評價防騙能力不俗的同時,有接近一成受訪學生表示曾受騙而有金錢損失,這個落差或反映學生低估了數碼環境下的詐騙風險,學生防範金融詐騙的意識有迫切性加強。

  歐振興表示,受訪學生普遍對自身防騙能力評價甚高,但仍有逾190人表示曾因詐騙而蒙受金錢損失。他指出,公會一直透過旗艦項目「窮小子、富小子」等深耕細作,持續推廣青少年理財教育,推動相關政策持續提升。他稱,樂見學生的理財基礎穩健,但面對日新月異的數碼環境,家庭、學校及社會必須攜手合作,為學生建立更全面的理財思維及防騙意識,以應對數碼經濟時代的挑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