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恒生指數昨日再升232點,雙節前連升兩日。\中新社
雙節在即,港股昨日高開後表現反覆,全日升232點,收報26855點,成交逾3149億元,恒生科指表現更是突出,上升2.24%,收報6465點。總結9月全月,恒指大升7.09%或1777點,跑贏歐美股市,亞太區主要市場內僅次於韓國KOSPI指數(升7.26%)。
華泰證券表示,參照歷史數據,節前南向資金大量流入消費及防守板塊,節中市場普漲、成長和消費板塊領漲,節後當天大多回撤、風格再度切換至防守。參考過往經驗,港股「持股過節」勝率較高,假期前保持成長及消費板塊配置,節後短期轉為防禦,之後布局重回配置主線。建銀國際預料,第四季港股走勢或先抑後揚,建議逢低吸納,採取攻守平衡策略。\大公報記者 蔣夢宇
按季度計,恒指第三季累升約2783點或11.56%,連升三季,跑贏全球股市,恒生科指累漲21.93%。恒生銀行投資展望指出,第三季港股及A股表現亮麗,股市流動性亦增加,但估值已升至不太吸引水平。市場將轉向觀望內房銷售及零售表現能否進一步推升股市。
消費旅遊股短線看漲
華贏東方證券研究部董事李慧芬表示,國慶期間,以消費及旅遊板塊較為吸引資金,消費股看好華潤啤酒(00291)及百威亞太(01876),目標價分別為31元及9.5元。航空相關亦因節假日受惠,看好東方航空(00670)及南方航空(01055)。
華泰證券報告顯示,透過統計2010年以來歷年國慶期間港股二級行業漲跌情況,發現除綜合金融外,所有行業的上漲概率均在60%以上。消費、高Beta股及成長性在假期內表現相對佔優。服務消費、有色金屬、機械、計算機、電子等成長型板塊上漲概率均在80%左右,且漲幅中位數超過2%,優於市場整體表現;相對地,防守性板塊如公用事業、通信、食品飲料漲幅較低。
關注科技內需醫藥股
至於後市展望,李慧芬表示,考慮今年港股升市持續時間較長且升幅較高,擔憂升多一段時間後會出現回吐。雖料恒指能上到28000點水平,但或較短時間內便會回頭。建銀國際預料,第四季港股走勢或先抑後揚,恒生指數波動區間介於24800-27800點,國企指數波動區間介於8600-9900點,科技指數介於5800-6800點。建議四季度逢低吸納,採取攻守平衡的啞鈴型配置並趁機逐步加強進攻,可基礎配置高息股,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主題,精選科技、高端製造、生物醫藥和內需股(消費及新消費、服務業等)。
宏觀而言,中國銀河證券認為,10月A股和港股市場可能受益於長期政策布局、密集的產業催化事件以及流動性相對寬鬆的環境。該行進一步補充,港股或受益於獨特的市場結構和外部流動性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