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分重視科技發展,創新成果更是捷報頻傳。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向大公報記者表示,無論是橫空出世、性能直逼OpenAI o1而推理成本僅其幾十分之一的DeepSeek,還是首度探測月背的嫦娥六號、成功研製的「地殼一號」萬米鑽機,以及探尋萬米深海的「奮鬥號」,都反映出中國科技正飛速進步,令國際社會刮目相看。
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
林宣武指出,中國的科技成果多不勝數,每次提及都令人振奮不已。他強調,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已在多個科技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包括有:嫦娥六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採樣返回、5G通訊大規模應用、北斗導航系統提供全球精準服務、「地殼一號」萬米鑽機成功研製、C919大飛機投入商業飛行,以及CR450動車組進一步鞏固中國在高鐵技術上的世界領先地位。
此外,中國更在國際專利申請量、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數量、研發人員總量,以及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論文數量這四項指標上,奪得全球第一,成為「四冠王」。
這些成就,是中國在人工智能等領域長期積累、深耕細作的成果,也證明中國有決心、有能力在科技領域闖出一片天。
當然,中國的科技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尤其是面對美國不斷實施的科技限制。
林宣武坦言,這些限制短期內或會拖慢中國的發展步伐,但長遠來看,反而激發了中國自主創新、突破「卡脖子」技術的決心。
林宣武以DeepSeek為例,指出這一成果成功打破了美國對全球先進算力的壟斷企圖,證明只要中國下定決心,終能排除萬難,走出自己的科技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