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港口社區系統 實時追蹤貨物

時間:2025-09-23 05:02:05來源:大公报

  圖:鍾鴻興(左二)表示,期望透過研討會,共同探索行業最新發展。

  【大公報訊】港口社區系統(PCS)由運輸及物流局主導、物流與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SCM)協助開發及管理系統,提供貨物追蹤功能,並聯通海、陸、空運輸網絡,數字化打通貿易流和資金流,將於明年1月推出。LSCM特殊項目總監倫婉霞指出,系統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接受用戶登記,於年底完成構建。

  倫婉霞引述貿發局數據指出,目前全港貨運代理約2000間,而現時註冊用戶以貨運代理為主,下一步希望吸引多些貨車和貨倉營運商加入,目標今年底註冊用戶超1000間。她透露,下周會與相關持份者開會溝通,完善系統設計。

  「其實貨物追蹤在業界不算新鮮事,但我們希望做多一些幫助貨車和貨倉營運商,同時與其他平台打通。」倫婉霞特別介紹,系統以模組化設計,「PCS+」的增值電子服務可與現有系統共榮,包括引入「一單多報」、「廣東省電子口岸海運艙單預填預報」等,當中「PCS+金融」可拓展貿易融資服務,目前正與金管局及銀行界進行測試。

  可通過手機程式使用平台

  LSCM經理─系統分析及業務支援(PCS)羅建湖補充,系統運作方便,以貨物實時追蹤(海運)為例,只需點擊「提單/訂艙」,輸入提單號碼,便可查看船舶信息及其位置,和查閱貨運狀態。另卡車司機和倉庫操作員也可通過手機應用程式使用平台。

  除了空運和貨運方面,倫婉霞也希望PCS能進一步拓展到電商、大宗商品和鐵路等範疇。

  運輸及物流局助理秘書長鄭朗逸出席活動時表示,PCS不僅聯通了香港航運、港口、物流和貿易業界,還聯通了香港與其他港口,建立與內地「鐵海陸江」立體聯運,並協助擴展新市場打造高端港口品牌,加強香港作為中轉樞紐港的角色。

  談及使用PCS的效益時,鄭朗逸以與本港貨運吞吐量相若的荷蘭為例,參考當地港口數碼化後的經驗,減少了3000萬次電話通訊、一億封電子郵件和3000萬公里貨車行駛里數。每年企業增值3.45億歐元,「相信PCS在香港也能帶來相若的經濟效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