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內銀上月放貸5900億 由跌轉升

時間:2025-09-13 05:01:54來源:大公报

  圖:首八月中國金融數據表現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中國人行數據顯示,前八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4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社融規模增量累計26.56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多4.66萬億元或21.28%。單看8月,社融規模增量2.57萬億元,高於7月的1.16萬億元;人民幣新增信貸從7月的減少500億元,轉為8月的增加5900億元。分析稱,上月信貸和社融數據均有改善,加之信貸增速仍高於GDP增速,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依然較強。相信貸款貼息政策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行,並通過財政與金融協同撬動更多信貸增長。

  信貸結構看,首8月住戶貸款增加711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372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08萬億元。

  人行主管的《金融時報》分析,行業景氣恢復、出口延續韌性、暑期消費旺季、房地產支持政策等因素,為8月信貸增長提供支撐。此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形成合力,政府債券發行節奏靠前、力度提升,對社融增速起到良好支撐作用。《證券時報》援引權威專家指出,無論是反映「寬貨幣」的M2,還是反映「寬信用」的社融規模,同比增速均保持在8%至9%之間,說明金融總量比較寬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已經很大。

  記者留意到,年內政府債券月均淨增規模超1.28萬億元。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員王運金指出,今年以來政府債券繼續保持較好發行節奏,對社融增長形成支撐。政府債券的大規模發行,將逐步在「擴大投資、刺激消費」等領域釋放積極效應。

  值得一提,截至8月末,M2(廣義貨幣)同比增長8.8%,增速與前值持平;M1(協議貨幣)同比增長6%,較前值擴大0.4個百分點。M2與M1的「剪刀差」為2.8個百分點,較7月末進一步收窄0.4個百分點,為2021年6月以來新低,預示資金活性增強,經濟活躍度提升。

  分析:本季降息降準需求不大

  展望未來,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表示,之前推出的貸款貼息政策既能呵護商業銀行淨息差,也可降低居民付息壓力,此舉有望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行,並透過財政與金融協同撬動更多信貸增長。

  王運金認為,美聯儲本月降息概率上升,中國經濟面臨的外部壓力相對減弱。與此同時,更加有為的宏觀政策仍續加碼,下半年中國需求料漸改善。考慮到當前銀行系統流動性相對充裕,而財政政策又加大貸款貼息力度,人行本季降息和降準的需求可能不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