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綠色金融/金管局研代幣化技術 增碳市場流動性

時間:2025-09-13 05:01:48來源:大公报

  左圖:阮國恒(右二)認為,正面的生態系統能促進「東盟+3」發展轉型債券。右圖:余偉文表示,綠色金融科技有助為實現綠色經濟所需的投資籌集資金。

  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錯綜複雜,而綠色金融科技在應對挑戰過程中,相信可發揮重要角色。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昨日出席「2025綠色金融科技研討會」時表示,正透過Ensemble項目,探討如何使用代幣化技術來改善碳信用(carbon credit)的發行、交易和註銷,以提升碳市場的流動性和深度,當中包括跨境合作。\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文) 林少權(圖)

  Ensemble是一個批發層面央行數碼貨幣(wCBDC)項目,金管局於2024年3月啟動項目,其後也推出Ensemble項目沙盒,驗證代幣化資產、代幣化存款和wCBDC之間的技術互通性。沙盒的首階段試驗涵蓋傳統金融資產和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並聚焦四大主題,當中包括綠色和可持續金融。

  金融科技推動綠色融資

  氣候變化超越了傳統界限,影響到公共衞生、供應鏈、能源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等多個領域。余偉文表示,綠色金融科技能夠將金融專業知識與技術創新相結合,相信有助應對挑戰,例如擴大氣候風險分析的規模,提高碳市場的問責性,設計可持續的金融產品,並為實現綠色經濟所需的投資籌集資金。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估算,指亞洲新興經濟體每年最少需要1.1萬億(美元,下同)資金來應對氣候變化,而資金缺口可能多達8000億元,故需要建立生態系統,將資金引導至相關領域,而轉型金融(transition finance)正是其中之一。雖然轉型金融日漸受重視,但在「東盟+3」市場,轉型債券與可持續掛鈎債券佔整體可持續債券市場的比例現時不足10%,他認為,有關比例需要持續提升,而正面的生態系統將帶來幫助。

  一個完善的綠色金融生態系統,需要公營部門和私營部門的緊密合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公共部門(第一地區)和金融機構與基金(全球)客戶首席投資官林金思表示,AIIB致力透過與資本市場合作,提升綠色融資規模。她舉例說,AIIB在香港透過與按揭證券公司(HKMC)合作,將基建貸款打包成證券化產品,以便騰出更多資金投資於綠色項目。此外,AIIB也會直接提供資金予私營機構的綠色項目。

  證券化助釋放更多資本

  香港按揭證券公司自2019年起開展基建融資及證券化(IFS)業務,透過在一級和二級市場購買基建貸款,並與多邊開發銀行及商業銀行參與基建共同融資。貸款涵蓋全球綠地及棕地階段的基建項目的優先債,包括但不限於例如傳統發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電/輸電、社會基礎設施、電訊、交通和海水化淡等行業的項目。

  為進一步發展本地債務及證券化市場,IFS將基建貸款證券化,以期達至推廣基建貸款抵押證券(ILBS)作為獨立另類資產類別的長遠目標。

  研討會另一焦點是公布「2025綠色金融科技比賽」的結果。余偉文表示,本屆比賽吸引來自26個地區逾140份參賽方案,較2023年首屆比賽增加逾六成。五大比賽主題的優勝者在研討會上介紹並展出其創新方案。得獎機構包括MSCI、AlliedOffsets、Dasseti、ekko,以及鼎力可持續數字科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