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香港營商優勢之基建完善/三跑提升人流物流 鞏固港航運樞紐

時間:2025-09-04 05:02:13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國際機場在支持香港經濟發展上一直擔當重要的角色。

  【大公報訊】記者李永青報道:持續逾三年的俄烏衝突,加上美國關稅戰,令企業投資更加保守。然而,香港在招商引資方面取得佳績,單計投資推廣署,於2023年1月至今年上半年共協助逾1300間海外和內地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這些企業在開設或擴展業務首年,帶來逾1600億元外來直接投資,創造逾1.9萬個新職位。有此成績,其中一個關鍵是香港地理位置優越,又擁有世界級航空基建設施,5小時可飛抵逾全球半數地方,人流物流進出極便利,加上鄰近內地這個龐大市場,促使香港保持國際商貿及物流樞紐。

  香港坐擁世界一流基建設施,是區內首屈一指的交通樞紐。由香港飛抵主要內地城市只需4小時內、1小時內可往返澳門和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5小時內可飛抵逾全球半數人口居住地方。

  港機場貨運量全球第一

  談到香港基建優勢,一定要提及香港國際機場。該機場有約140家航空公司提供航班,航點逾200個。為應付長遠需求,三跑道系統已於去年11月啟用,料飛機升降量可由現時每小時69架次,逐步增至102架次,到2035年,3條跑道每年能處理1.2億人次旅客及1000萬噸貨物,對激活旅遊、餐飲、零售、酒店等行業,發揮重大作用。

  同時,香港國際機場在2024年處理貨物490萬噸,在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排名中奪冠,這是2010年以來第14次保持第一。然而,面對鄰近機場競爭,香港必需加強自我提升,三跑道系統有助提升人流物流,讓香港保持領先之勢。

  拓新設施抓緊電商機遇

  因此,香港國際機場致力發展新設施提升處理能力,以應對日漸普及的網上購物潮流,把握未來跨境電子商貿帶來的機遇,例如:菜鳥網絡牽頭發展的過路灣高端物流中心,總樓面達38萬平米,採用最領先的環保標準及尖端的科技,服務全球中小企的高增長跨境電商需求,預計每年最多能為香港國際機場帶來額外約170萬公噸的航空貨運量。由於相關設備更見完善,有利提升香港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投資。

  香港國際機場不是簡單一個交通工具,在支持香港經濟發展上一直擔當重要角色。機場的航空及非航空業務,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並帶來可觀收入,直接對本港經濟作出貢獻。本港四大經濟支柱產業─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工商業支援及專業服務業的蓬勃發展,全賴機場快捷暢順的人流及貨流,香港國際機場為這些產業提供重要的支持,對本港經濟發揮重大的推動作用。

  事實上,香港國際機場航班多,配套完善,出入境便利,但去年香港客運量僅及2019年7150萬人次的74%,而廣州白雲機場和深圳寶安機場已逾100%,且去年這兩個機場客運量均高於香港,反映香港在客運量上仍要努力追落後。另一值得關注的是,香港將機場離境稅由120元升至200元,加上保安費及機場建設費,擔心不利客運量復甦,特區政府應詳細研究其影響及應對方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