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生成式AI貢獻提升 商湯:盈利可期

時間:2025-09-01 05:01:51來源:大公报

  圖:徐立預料,機器人將成為商湯的收入增長動力之一。\大公報記者李潔儀攝

  【大公報訊】商湯(00020)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徐立認為,隨着人工智能(AI)已從國際大事轉向民生小事,令市場需求更大,預期集團下半年有望繼續大幅減虧,長遠而言「盈利可期」。

  「目前AI從底層往上層的需求更加強烈,並且能夠真正意義上做到一個普惠的鋪開。」徐立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市場已由政府主導需求,擴散到醫療、教育、能源、交通等行業。他認為,市場開始關注的是更多的深入產業,直言:「原來比拼哪個模型聰明,現在要比拼哪個模型好用。」

  受惠生成式AI的貢獻提升,帶動貿易應收回款升近96%,商湯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經調整淨虧損收窄至11.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減虧幅度約50%。

  機器人成收入增長動力

  生成式AI上半年佔集團收入77%,徐立相信佔比將持續上升,同時,視覺AI業務亦成為增長引擎。他指出,視覺AI板塊服務逾660家國內外客戶,長期複購率達57%,加上視覺智能體的延伸帶動系統升級迭代,令市場對視覺AI的需求更多。

  徐立提到,商湯去年提出「1+X」戰略,以生成式AI與視覺AI為雙引擎,配合外部融資的X創新業務,相等於原本由商湯控股,並透過對外融資而減少持股,當相關業務不再併入報表,雖然會令集團的併表收入減少,但相關業務的虧損亦會從財務報表中剝離。

  目前,商湯的X創新業務包括智能駕駛「絕影」、智慧醫療「善萃」、家用機器人「元蘿蔔」,以及智慧零售「善惠」,除了該4個賽道,商湯創新生態體系亦包括由集團孵化的聯營生態企業,還有前瞻新興行業的少數股權投資。

  作為AI科技落地的最大智能硬件載體,機器人被喻為新「國之重器」,甚是將是比汽車更大的產業,徐立相信,機器人將成為商湯的收入增長動力之一。較早前,商湯發布具身智能平台「悟能」,基於視覺感知、大裝置、日日新大模型等多種技術支援,該平台能為機器人、智能設備賦予感知、視覺導航及多模態交互能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