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七日談(北京篇)/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葉 梅

時間:2025-09-04 05:02:29來源:大公报

  圖:九月三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戰旗方隊。\新華社

  九月的北京,長安街兩旁國槐、油松綠意盎然,天安門前的漢白玉華表莊嚴肅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大會及閱兵,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了緊張地演練。天安門廣場周邊,湧動着熾熱且蓬勃的氣息,為即將呈現的震撼而積蓄力量,也為那段跨越國界、共抗邪惡的崢嶸歲月,奏響跨越時空的最強音。解放軍官兵們整齊的腳步,熱血賁張的吶喊響徹京華大地,「永不忘!永不忘!」──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八十多年前,當法西斯的鐵蹄踏碎世界的寧靜,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中華民族的浴血抗戰,既是捍衛家園的悲壯史詩,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關鍵篇章。十四年抗戰征程,三千五百萬同胞傷亡的沉重代價,刻進民族記憶深處;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全球超過七千萬人失去生命,無數城市化為廢墟,成為人類共同的傷痛。一九四一年,中國戰場牽制了日本陸軍主力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為太平洋戰場的盟軍減輕了壓力;一九四三年,中、美、英三國發表《開羅宣言》,明確指出「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一九四五年,聯合國成立,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與其他反法西斯盟國一道,共同構建戰後國際秩序,為維護世界和平奠定了制度基礎。這些載入人類歷史的重要時刻,表達了各國人民用鮮血寫就的同仇敵愾。沒有中國戰場的持久抵抗,法西斯勢力可能更早席捲亞洲;沒有國際社會的支援,中國抗戰的勝利或許會付出更為慘重的代價,這種緊密相助的情誼,如同黑暗中的星火,照亮了人類反抗侵略的道路,也成為今天中國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源頭。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過去,更要面向今天和未來。

  二○二五年九月三日,在這朝霞滿天、紅旗如雲的日子裏,人們期盼已久的紀念大會及閱兵隆重舉行。清晨的陽光灑向天安門廣場,習近平總書記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與來自世界多國的政要、友人走上天安門城樓。大會儀式之後,閱兵正式開始,威武整齊的戰旗方隊通過天安門,他們意氣風發,堅毅豪邁,高舉的戰旗是從英勇的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游擊隊等授稱單位中遴選的功勳榮譽旗幟,每一面戰旗都有着極為悲壯的故事。「梁山戰鬥英雄連」戰旗,為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獨立旅一團三營十連,在著名的梁山戰鬥中,以劣勢兵力斃傷日軍數百人,繳獲諸多裝備。「金剛鑽」戰旗,來自新四軍二師四旅十團,為保障淮南抗日根據地安全,曾連續攻克敵人據點,百戰不殆。「劉老莊連」戰旗,浸染着八十二名戰士與千餘名日寇血戰到底的熱血。東北抗聯「楊靖宇支隊」的戰旗,銘記着在零下四十攝氏度的林海雪原中,用草根樹皮充飢,仍奮勇抗敵的堅強信念。還有老虎團、「平型關大戰突擊連」「百團大戰白刃格鬥英雄連」……那一面面經歷戰爭烽煙的戰旗,曾於槍林彈雨中獵獵作響,而今在閱兵式上無比鮮艷,在祖國天安門前壯美如畫。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那是無數先烈、無數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在戰旗的引領下,走在天安門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們身着新式迷彩服,手中緊握鋼槍,眼神堅毅如鋼。年輕驍勇的他們續寫着戰旗的榮光,沉穩有力的每一步都像是在跨越歷史的溝壑,將先輩的精神傳遞到新時代,向世界展示中國人民不可戰勝的軍威。

  天安門前,戰旗方隊與現代化的鋼鐵洪流形成奇妙的時空對話。見證過「小米加步槍」艱難歲月的戰旗下,「鋼鐵洪流」緩緩駛來,這些目前世界一流的先進裝備,履帶輾過地面,大地微微顫動,彷彿在無聲宣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率先亮相的99B坦克,搭載了新型火控系統和主動防護裝置,炮塔上的反應裝甲泛着冷冽的金屬光澤。東風系列導彈、無人作戰裝備等隨後駛過,這些中國自主研發的「國之重器」,有的能在複雜地形中靈活作戰,有的能實現精準打擊,有的能構建起立體防禦體系,每一件裝備都彰顯着中國軍工的頂尖實力。其中,首次亮相的高超音速導彈更是吸引全球目光,其獨特的氣動布局與先進的制導系統,標誌着中國軍隊戰略威懾能力的新跨越。

  空中梯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將閱兵式推向了激動人心的高潮。戰機組成的編隊,如同移動的鋼鐵長城,從空中掠過,在威武的轟鳴聲中,機群以完美的隊形顯示出強大的控制力,氣勢如虹。再看那運-20運輸機群,意味着中國軍隊遼闊的遠程投送,艦載戰鬥機群則彰顯着海軍走向深藍的崢崢實力,無人機梯隊的亮相,更是毫不含糊地向世界表明,中國科技的進步與中國軍隊所向披靡的智能化發展。

  戰機編隊隨後在空中飛過,七架殲-10戰機撒開紅、黃、藍三色彩煙,在空中勾勒出象徵勝利與和平的絢麗畫卷,那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的致敬,更是對人類和平的深情告白。京城的觀眾紛紛舉起手機記錄這一震撼瞬間,此起彼伏的歡呼聲與戰機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成為新時代中國軍威的生動註腳。

  八十年前,先輩們用簡陋的裝備抵禦侵略者,用生命贏得了勝利和民族尊嚴;八十年後,中國軍隊以世界一流的裝備、嚴明的紀律、堅定的信念,向全球宣示「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真理。先進裝備不是為了炫耀,而是震懾邪惡;強大軍威不是為了霸權,而是守護安寧。當戰旗方隊走過人民英雄紀念碑,當鋼鐵洪流駛過長安街,當戰機編隊掠過天安門上空,不僅是一場盛大的閱兵,更是中華民族對歷史的銘記、對和平的珍視、對未來的信心。

  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在世界文明史上,中華文明從未中斷,從而形成以和為貴,多元一體,協和萬邦的中華氣象。中華民族不甘屈辱,深刻在文明基因裏,即便面對列強瓜分、家國危亡,億萬同胞仍以「為有犧牲多壯志」的氣魄前赴後繼,終以抗爭打破屈辱枷鎖,讓中華民族在絕境中重生、於奮鬥中挺立。「九三閱兵」明確昭示世界,中國將繼續以強大的軍威守護家園,以開放的姿態與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攜手,共同應對霸權主義、恐怖主義等全球性挑戰,不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目標。

  願先輩以鮮血護佑的大地,沐浴在安寧的陽光下,長長久久,讓「為什麼戰旗美如畫」的答案,永遠寫在守護和平,朝向未來的征程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