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歐遊一趟,至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作品的所在地,來到巴黎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米蘭恩寵聖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威尼斯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以及其出生地佛羅倫斯,仔細鑒賞他的每幅著作,感受作品背後天才的鍊成。《蒙娜麗莎》的「罩染法」賦予畫作無懼歲月磨蝕的生命力;以透視法構圖的《最後的晚餐》,填補了關於「背叛」淒美詭秘的歷史空白;《維特魯威人》——那四肢張開、比例完美的男性軀體——則象徵人類文明的崛起。
達文西以畫家的身份聞名於世,但他更是作曲家、雕塑家、建築師、工程師、發明家、地質學家與解剖學家,在眾多領域均有卓越貢獻。他是毋庸置疑的天才,是被歷史所公認最偉大的天才之一。但若僅以「天才」概括達文西的一生,未免抹殺了他畢生的努力——那些目不交睫的夜晚。達文西曾言:「勤勞一日,就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他的成就是每一個夜以繼日,以及持續不懈的堅持所換來的。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沒有捷徑。
他的努力,就以他對科學方面作出貢獻的解剖學說起。達文西為了更精準地掌握人體的肌理線條,以及滿足他對人體結構的極大好奇心,他一生解剖了不下三十具人體。在反覆的探索與求證下,他將人體的肌肉、骨骼、血管、神經系統、生殖系統以及各個器官,一一盡錄於其手稿之中。他是首位畫出眼球視神經交叉連結左右半腦的人,也是最早描繪心臟瓣膜、完整脊椎與子宮內胎兒的人,其解剖手稿多達二百張。
回溯達文西的童年,其中一個最令我佩服的故事是「畫雞蛋」。據說在他十四歲那年,父親送他往佛羅倫斯,拜入當時名滿天下的藝術家委羅基奧門下。嚴格的委羅基奧,要求達文西畫雞蛋以作為入門的第一堂課。雖然達文西每日苦練畫雞蛋,卻不解其意,直到有一天他忍不住向委羅基奧問個究竟。委羅基奧道:「雞蛋雖看似尋常,但世上沒有一模一樣的雞蛋,不同的光線和環境,畫出來的雞蛋也不盡相同。」聽畢,達文西苦練畫雞蛋三年,草稿堆積如山,終練就出極致的觀察力。
達文西一直以身作則,留下「勤奮」的典範。練習瑜伽的道路亦如是。儘管每個人的天賦各有不同,但不必在意身旁的同學是否比自己更有天分。課室裏,我們看見的,有時只有彼此完成某個標準姿勢動作的那刻,但每個動作背後所付出的時間與汗水,誰能計算?誰能完全看見?
保持勤奮、對知識保持渴求,並對作品及研究擁有極致的追求,並對未知的領域保持探索的熱情——這就是達文西一生的創作處方。成功,並沒有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