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8月以來,青海海東互助縣「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進入採摘季。\大公報記者李陽波攝
「守護香港菜籃子,實現訂單式生產,香港市民喜愛什麼就種植什麼。」盛夏8月,海拔2600米的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互助縣「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一片忙碌,採摘、分揀、裝箱,以雪山融水「孕育」的高原冷涼蔬菜通過200餘項安全檢測後,最快24小時跨越逾2000公里直上港人餐桌,體現中央對港關愛。
青海互助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朱安香告訴大公報記者,雖然每天產量都不小,但仍然供不應求。據了解,西寧曹家堡機場海關與深圳海關合作開闢通關綠道,保障蔬菜直通粵港澳大灣區「零延時」。
食環署昨日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根據海關總署資料,現時內地約有千多家供港蔬菜備案種植場及200多家供港澳蔬菜生產加工企業,青海省共有34家供港蔬菜備案種植場,所有內地供港蔬菜均按照相同標準檢測。\大公報記者 李陽波 易曉彤
高原冷涼蔬菜又稱「高原夏菜」,指適宜在氣候冷涼地區種植的蔬菜。青海被公認為是全球四大無公害、超淨區(淨空、淨土、淨水)之一。特別是平均海拔約2600米的互助土族自治縣,年平均氣溫僅3.4℃,晝夜溫差達15℃以上,日照充足,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為冷涼蔬菜生長提供絕佳條件。朱安香介紹,互助冷涼蔬菜從不施農藥,水源大多來自雪山融水,多種優勢疊加,在色澤、口感、營養等多項指標遙遙領先。
品種40多個 去年供應港澳逾4萬噸
青海冷涼蔬菜與香港結緣於2019年,當年,互助縣推出「供港澳」冷涼蔬菜基地,至2023年率先實現出境,從2600米的海拔跨越2000公里進入香港。去年,互助縣30餘種高原冷涼蔬菜亮相青海─香港經貿交流合作推介會,反響熱烈,拓寬進入香港市場渠道。目前,互助縣供港蔬菜種植增至40多個品種,去年供應港澳逾4萬噸,產值1.2億元(人民幣,下同)。
「我們的紅菊苣、甘藍、紫白菜、四色彩椒、苦菊、生菜、西洋菜、多彩南瓜等特色蔬菜,都受到香港市民的喜愛。」據朱安香介紹,人工採摘的新鮮蔬菜嚴格按供港標準分揀、包裝、低溫預冷,逾2000公里全程冷鏈運輸。
據悉,西寧海關與口岸海關建立監管互助、應急聯動配合機制,建立「聯繫人」制度,全流程跟進解決申報、查驗、通關問題,實現冷涼蔬菜汽運48小時供港和「空運+汽運」24小時供港,為香港酒店、食肆和市民提供新鮮食材。
去年,西寧海關成立工作專班,牽頭破解冷涼蔬菜出口產業溯源體系不健全等25項堵點難點問題,並對供港澳蔬菜開展200餘項農殘和污染物項目監測。西寧曹家堡機場海關與深圳海關建立聯繫配合機制,開闢通關綠道,保障蔬菜直通粵港澳大灣區「零延時」。
用好港認證優勢 出口全球市場
「今年1月,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組成內地對港保供工作代表團赴港,圍繞內地對港農產品『充足、安全、穩定』供應開展考察調研與指導,並就2025年對港農產品穩定優質供應工作提出具體要求。香港合作方曾多次表示,供港農副產品的穩定、安全體現中央對香港的關懷。」青海省商務廳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多次組織省內冷涼蔬菜種植和銷售企業前往深圳、東莞、珠海三地,學習借鑒供港蔬菜種植、口岸通關、零售運營及倉儲管理等成熟經驗,精心守護好香港市民「菜園子」。
據悉,前不久香港STC(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青海實驗室在青海西寧揭牌成立,互助供港蔬菜生產供應基地正開展香港STC認證工作,未來有望借港優勢走向更多的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