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錦州燒烤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公報實習記者馬見穎攝
「好東西都是烤出來的!」這句話在錦州燒烤師傅口中代代相傳。作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國家地標美食,錦州燒烤已成為東北文化的重要符號。在錦州的交流晚宴上,來自香港與渤海大學的學子們,展開一場關於南北飲食文化的碰撞。
據渤海大學的學子介紹,錦州燒烤分為生烤和熟烤,最大的特點是小調料眾多,有各種滿族大醬。生蒜直接食用的習慣,以及「燒烤不吃蒜,味道減一半」的說法,也讓香港學子對東北的飲食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他們還推薦香港學子到凌河夜市,體驗煙火氣,呼籲「主動加微信打破靦腆」,展現了東北人的熱情與直爽。
與新疆的孜然羊肉、淄博的小餅捲串等不同,錦州燒烤另闢蹊徑──「萬物皆可烤」:雞架剔得骨縫見肉,烤得焦香再刷甜鹹醬;茄子剖成兩半填蒜蓉,烤到軟爛還帶着鍋氣;連豆腐皮都要纏上香菜,烤出脆邊。它不求串大,卻在火候上較真,每樣食材都有專屬烤法,調料裏藏着當地老醬的醇厚,鮮得有層次。這趟旅程不僅嘗到了獨特的烤味,更摸到了錦州人藏在煙火裏的鮮活與熱忱,真是實實在在的收穫。\大公報實習記者馬見穎、許蔚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