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綠色金融領先 吸引投資者與企業來港

時間:2025-08-19 05:01:50來源:大公报

  上圖: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數目在去年增至1萬間,證明香港具有吸引力。下圖:張立君認為,香港營商環境具有多項獨特優勢。

  【大公報訊】去年,在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數目大增約一成至10000間,初創企業約佔4700間,兩項數據均創新高,證明香港極具吸引力。展望未來,澳洲會計師公會2025年大中華區分會副會長張立君在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提出了多項建議。

  關於香港的營商環境,張立君給予高度評價。他指香港營商環境具有多項獨特優勢,包括法治健全、稅制簡單、資金自由流通、完善的基建及信息通信技術,以及連通中外的獨特地位。在綠色金融領域,香港更處於領先地位,其標準與「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高度接軌,對國際投資者極具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香港保持亞洲區國際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發行樞紐的領導地位,相關債券發行總額達431億美元,佔區內市場的45%。

  再者,金管局於2023及2024年協助特區政府發行兩批標誌性的代幣化綠色債券,包括全球首批代幣化政府綠色債券及全球首批多幣種數碼債券,這些優勢不但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吸引具可持續理念的企業進駐。

  增設專業板 為不同行業融資

  為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張立君認為,香港可加強對東盟和中東國家推廣,特別是在上市規定更新後,應制定更有彈性的上市條件,吸引不同規模和行業的優質企業來港掛牌,並強化香港在金融體系和法治環境方面的優勢,加強與海外監管機構和交易所合作,以便利跨境投資及監管對接。市場結構方面,可考慮改革創業板或設立類似科創板的專業板,滿足不同類型企業的融資需求。

  談及美國關稅戰對香港之影響,張立君分析指,中期來說,部分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生產企業正將供應鏈及生產基地轉移至美洲、東南亞等地,可能影響香港作為區域經貿及物流中心的角色,以及加速產業升級的迫切性。長期而言,香港更需在「一國兩制」下,積極尋求與內地互動並深化融合,同時保持與國際市場的連通,從而得到平衡發展並鞏固其競爭優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