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交所將於下月2日進行非強制性推出前測試,然後確認第一階段正式推出。
為提升香港市場流動性與全球競爭力,進一步優化市場微結構,港交所(00388)宣布,經今年6月21日成功完成市場演習、交易所參與者確認準備就緒,並獲相關監管機構批准後,下調香港證券市場股票最低變動價位的第一階段將於下月4日推出。同時,「香港交易所領航星」市場數據平台─證券市場(OMD-C)及內地市場數據樞紐─證券市場(OMD-C MMDH)的價位表代碼亦將於第一階段推出時相應更新。\
大公報記者 李樂兒
翻查資料,港交所最近一次就股票最低上落價位進行檢討可追溯至2005年及2006年,當時經公眾諮詢後分兩階段下調最低上落價位。其中的股本證券、交易所買賣產品及結構性產品當時仍共用同一價位表,其於價格範圍2元以上的最低上落價位被下調。
至於是次調整,第一階段實施範圍涵蓋股票、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及所有其他適用證券,不包括交易所買賣產品(ETPs)、債券、交易所買賣期權(ETOs)及結構性產品。具體調整如下:價格範圍10元至20元的原有最低上落價位為0.02元,新的最低上落價位為0.01元,降幅達50%;而價格範圍20元至50元的原有最低上落價位為0.05元,新的最低上落價位為0.02元,降幅達60%。在第二階段,價格範圍0.5元至10元的原有最低上落價位為0.01元,新的最低上落價位為0.005元,降幅達50%。
下周六再作推出前測試
為準備第一階段推出,港交所將於下周六(8月2日)上午9時至中午12時10分安排一場非強制性推出前測試,供交易所參與者在隨後星期一(8月4日)正式推出前驗證系統準備情況。新的價位表代碼將於測試期間在OMD-C及OMD-C MMDH提供及發布。推出前測試成功完成後,交易所將於同日(8月2日)下午3時或之前,於下調最低變動價位專題網頁發布公告,確認第一階段正式推出。
早前的諮詢文件指出,股票的買賣價差受供求、價格波動及其他隱含和直接交易成本影響而有所不同。若最低上落價位過大,買賣價差可能無法準確反映投資者的供需狀況,或導致買賣盤輪候隊伍延長及成交效率下降。若股票經常以接近或等於最低價差的價位進行買賣,則可能受最低上落價位所限。
措施可降低交易成本
因此,下調最低上落價位有助縮窄股票的買賣價差,尤其是一些受最低價位限制的股票,從而降低隱含交易成本。
另一方面,如最低上落價位太小,不同價位的輪候買賣盤可能過於分散,影響股票的掛盤冊深度及成交效率。此外,最佳買賣盤價的可見流動性降低,也會削弱投資者買賣該股票的意願。
諮詢文件又指出,隨着最低變動價位下調,以下投資者群體預料所受影響會較大,包括傾向立即執行指令以降低風險的活躍交易者、傾向以較少價格變動或與較少對手方執行交易以減少滑價成本的大宗投資者,以及希望通過被動執行策略從較大價差中獲利的散戶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