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北水流入情況。
【大公報訊】恒生科技指數(下稱科技指數)在2020年7月27日推出,至今已接近五年時間。恒指公司發表網誌指出,科技指數已成為恒指公司繼恒生指數(下稱恒指)、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下稱國企指數)後,另一隻旗艦指數。截至7月18日,年初至今的升勢帶動科指在過去一年升幅擴大至超過53%,跑贏大市。
AUM五年增長362%
網誌提到,在指數推出不久後,首隻追蹤科技指數的ETF在2020年8月上市,首隻追蹤科技指數的槓桿及反向產品(L&I)則在同年12月推出。科技指數期貨、窩輪、牛熊證則在指數推出不到四個月便上市。相比恒指、國企指數,分別在指數推出16年半、9年後才有期貨產品上市。
與科技指數相關的產品涉及資產管理總值(AUM)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追蹤科指的交易所買賣產品(ETP)總計AUM為263億美元,較2024年底上升近35%。過去幾年AUM持續上升,2021至2025年間累計增幅達到362%。
另外,截至今年6月底,合共29隻以科技指數為參考基準的ETP,在美國、歐洲及亞洲等13個不同交易所上市。以ETP的AUM及數目而言,科技指數是目前恒生指數系列中獲追蹤範圍最廣的指數。
上半年,科技指數期貨的平均每日成交量(ADV)達到17.1398萬張合約,較2024年增長44%。自2020年科技指數期貨開始交易以來,ADV累計增加97倍,成交量顯著上升,亦帶動科技指數期貨於香港整體期貨市場的市場份額上升至22%,僅次於恒指期貨及國企指數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