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金融安全/銀行招聘背景查核 擴至證券保險員工

時間:2025-07-25 05:01:53來源:大公报

  圖:銀行業「強制性背景查核計劃」第二階段將於9月30日實施。

  對於金融業尤其銀行而言,客戶對金融機構的信任絕對重要。為免有害群之馬侵蝕業界聲譽,金融管理局預告,繼2023年5月實施首階段「強制性背景查核計劃」,第二階段計劃將於9月30日實施,涵蓋的業界從業員人數,將由首階段的3500人顯著增加至5萬人左右,包括擔任持牌或已獲註冊從事證券、保險或強積金受規管活動的員工,佔整體銀行從業員超過一半。\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邵淑芬

  這些行業害群之馬經常利用現有漏洞,由現有機構轉職至另一機構,因此也被稱為「滾動的爛蘋果」(Rolling Bad Apples)。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透過《匯思》專欄撰文說,如果銀行員工曾涉及不當行為,這個「爛蘋果」轉職到另一家銀行時,若隱瞞其「黑歷史」並故伎重施,不僅危及個別銀行,更會令不當行為在業內蔓延。一個「爛蘋果」會令整個行業沾上污名,銀行業的信任基礎一旦被這些害群之馬侵蝕,將會動搖社會對銀行體系的信任。

  阮國恒續說,香港銀行業界過去確曾面對員工操守資訊無法跨機構流通的問題。有前僱主即使知道員工誠信存疑,甚至曾違反專業或內部守則,卻礙於調查未完成或私隱限制,無法向其他銀行提供有關資訊,讓有問題的員工有機可乘。

  考慮到各地金融監管最新發展及業界實際情況,金管局於2020年展開業界諮詢,並於2021年發布「強制性背景查核計劃」運作框架。在計劃下,所有銀行機構會透過協定機制分享訊息,招聘銀行會獲取準員工過去7年的相關背景資料,以作出更明智的聘用決定。同時,為確保求職者得到透明和公平待遇,如果招聘銀行收到任何負面訊息,須給予求職者回應機會,再由銀行判斷會否僱用。

  首階段查獲9宗涉負面訊息

  在金管局和行業公會的推動下,計劃首階段於2023年5月實施,涵蓋約3500名銀行高級職位人員。阮國恒透露,在該計劃下,銀行至今約有700宗背景查核個案,當中只有9宗涉及負面訊息。不過他指出,相關數字雖少(負面訊息佔整體約1%),但「意義重大」,顯示計劃能識別潛在的「爛蘋果」,防止銀行員工轉職時隱瞞其不當行為紀錄。

  隨着計劃第二階段將於9月30日實施,涵蓋範圍將擴大至包括約5萬名擔任持牌或已獲註冊從事證券、保險或強積金受規管活動的員工,佔整體銀行從業員超過一半。

  阮國恒表示,銀行正在為第二階段實施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包括與將被涵蓋的銀行員工及持份者溝通,更新招聘內部流程、提供員工培訓,以確保計劃的第二階段能夠暢順有序推行。

  對計劃涵蓋的員工而言,他認為計劃的落實,讓銀行更有效地進行背景審查,更有信心作出聘用決定,亦能加強客戶甚至整體社會對業界的信心。

  阮國恒:排除「爛蘋果」

  此外,阮國恒說金管局將與其他監管機構探討,將計劃擴展至其他金融界別,共同應對曾有不良操守行為的從業員在業界流竄的現象。他期待計劃的落實和擴展能將「爛蘋果」從體系中排除,促進香港金融業的長足發展,同時加強公眾對行業操守行為和公平待客的信心。

  代表金融界的立法會議員陳振英表示,銀行業界一直支持加強聘用查核,防止有操守問題的人士利用以往的背景審查漏洞,在不同的銀行得到聘用。在過去一段時間,有關安排集中在管理級員工身上,現擴大至面對客戶的持牌從業員,他預料可進一步防範曾有操守問題人士任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