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香港黑膠唱片發展歷史、香港黑膠唱片價格情況

時間:2025-05-04 05:01:52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黑膠唱片發展歷史、香港黑膠唱片價格情況

  三四十年代(萌芽期)

  •黑膠唱片隨西方留聲機技術傳入香港,主要由上海轉移的唱片公司帶動

  •以78轉SP(Standard Play)蟲膠唱片為主

  •市場以國語時代曲和粵劇為主

  五六十年代(黃金期)

  •本地唱片公司崛起(如「鑽石唱片」),EMI、Philips等國際公司進駐

  •粵劇和國語流行曲並存

  •LP(331/3轉)和EP(45轉)技術普及

  •唱片銷量隨經濟起飛增長

  七八十年代(轉型期)

  •粵語流行曲(Cantopop)崛起,取代國語歌主流地位

  •黑膠唱片成為音樂產業核心載體

  •國際唱片公司(寶麗金、華納)主導市場

  •黑膠唱片標準化(12吋LP),錄音技術提升(立體聲、多軌錄音)

  •每張售價約20至30元

  九十年代(衰退期)

  •CD技術普及,黑膠唱片銷量急跌

  •本地唱片公司轉型,黑膠唱片生產線逐步關閉

  •1997年前後,香港音樂產業重心轉向CD和卡帶

  •每張售價約40至50元

  2003年至今(復興期)

  •全球黑膠唱片復興潮影響香港.獨立廠牌重推黑膠唱片

  •懷舊與發燒友市場崛起

  •限量版黑膠唱片成收藏品

  •結合數位下載或串流發行(附黑膠版本)

  •2024年在港舉辦唱片旋律香港唱片店文化寶藏展覽

  •每張售價約百元至萬元

  大公報記者整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