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古天樂(左)與袁澧林在電影中演繹救護故事。右圖:在電影《送院途中》中,古天樂首次飾演救護員。\劇照
古天樂曾演繹過很多不同類型的角色,最近他在新片《送院途中》,首次飾演救護員。電影中他因腰患而無奈辭去熱愛的工作,同時面臨家庭與事業的抉擇。過去古仔曾飾演警察、消防員等角色,演救護員則是第一次。他表示,以前沒想過做救護工作,反而想過當消防員;當救護員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讀書,對這個職業十分尊重。在片場拍戲期間,特別是拍攝危險動作場面,也會有救護員在場。\大公報記者 文霏霏(文、圖)
這部電影雖然是以救護員角色為主,但內容不僅描寫他們救人的過程,也聚焦幾位救護員本身的故事,從而講述如醫療、生育、移民等社會問題。古天樂既是演員亦是老闆,為何對這個題材感興趣?他說:「香港較少拍攝救護題材的電影,戲中探討不少香港人現在面對的問題。近年醫療及教育是很多家庭的切身問題,我多少都能體會到。雖然我不是父母,但也了解到很多學校是小班教學,或面臨『殺校』危機;公立醫院收費改革,急症室將加價,身邊親友有使用相關服務,知道這些對他們有影響。」
關心醫療及教育問題
古仔雖然首次演救護員,但他透露自己曾坐過救護車。那時他仍在讀中五,過馬路時被小巴撞到,暈了幾秒,醒來後看到司機伏在軚盤上,最後他的額頭要縫針,幸好沒有大礙。戲中古仔要面對家庭與事業的抉擇,他表示現實中的自己一定會將家庭擺第一位。他的人生有沒有試過要做一些重大抉擇,如當年由電視圈跳到電影圈發展,是否經過慎重考慮?古仔笑說:「這個完全不需要抉擇。」他想了一會指當年爸爸第一次中風,醫生說應該是救不回了,「記得那時候我媽說人生尚未去過旅行,原本第二天是跟我老豆第一次去旅行,她估計是去不成了。我當時許願,決定這一世不再食牛肉,最後我爸爸沒事了。」古仔指自己自小喜歡食牛扒,但自此再沒有食過牛肉,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重大決定。
袁澧林在電影中飾演急症室護士,其中一場戲她需要講很多粗口,她笑言是一大挑戰。她以往曾拍攝跟與救護有關的電影,當時在台灣拍攝,她的角色因為昏迷要送院。「當時那張在救護車的床要幾十萬元,有很多機關,十分厲害。」至於人生重大抉擇,袁澧林表示原本有養貓,但去年自己經常不在香港,要靠朋友代她照顧。今年終決定將貓貓交予家人照顧。「我有時會選擇縮短行程,但一定不會影響拍電影工作。過去曾試過有機會但沒抓住,不過我覺得自己已很幸運,現在會將事業放第一位,以工作為先。我不是不理貓貓,會經常回家探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