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滙控宣派季息0.1美元,擬推新一輪股份回購,最多30億美元。
滙豐控股(00005)公布,2025年第一季稅前盈利為95億(美元,下同;折算約739.8億港元),按年減少近32億元或25%,勝預期。董事會宣派季息,每股普通股0.1美元,及再推新一輪股份回購,最多30億元(約234億港元)。管理層表示,雖然面對美國關稅等外圍不明朗因素,集團有信心達成原有目標,包括在未來3年實現大約15%的平均有形股本回報率(RoTE)。\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儘管當前外圍環境更趨不明朗,集團行政總裁艾橋智表示,滙控的發展策略「並無改變」。此外,滙豐已就合理下行情景(adverse but plausible downside scenario)作出評估,在模型中計入關稅顯著上升、環球經濟增長顯著放緩、政策利率和通脹走勢對集團盈利的影響。
關稅等將帶來39億信貸損失
在上述預設情景下,滙豐預計集團收入將受到低單位數百分比的直接影響,同時預期信貸損失(expected credit loss,簡稱ECL)遞增約5億美元(約39億港元)。由於當前形勢的更廣泛影響較難量化評估,滙豐將在作出未來展望時,繼續密切關注有關情況。
對於分析師追問有關「合理下行情景」的具體內容,艾橋智表示不會披露細節,但指集團的交易銀行業務廣泛,並不限於貿易融資。即使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他說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額顯著下滑,惟亞洲區內的貿易活動,以至亞洲與中東、東盟等市場的貿易往來,相信會持續帶來「結構性機遇」,預期趨勢持續。
首季財管業務淨流入逾1700億
受美國關稅政策搖擺不定等不明朗因素影響,艾橋智表示,部分客戶開始減少投資美國,並將資金轉移到亞洲、中國內地和香港,推動區內財富管理業務表現向好。在今年首季,滙控財富管理業務錄得新流入資金220億元(約1716億港元),當中160億元來自亞洲。集團財務總監郭珮瑛補充,部分客戶亦將資金由美股和亞洲股票轉至短年期債券,或者存款等。
此外,艾橋智指企業在作出資本支出(CapEx)或決定投資項目時,現時難免採取觀望態度。不過,他重申現時並非全球化(globalisation)的終結,而是全球化重組,而滙控在全球50多個市場擁有逾5000名熟悉貿易的專才(specialist),在現時艱難的情況下可協助客戶應對挑戰,形容滙豐是值得客戶信賴的合作夥伴。
季績方面,對於今年首季的稅前盈利按年下跌,管理層解釋,主要由於2024年第一季出售加拿大銀行業務及阿根廷業務相關的37億美元淨影響不復再現。儘管如此,包括國際財富管理及卓越理財和香港業務分部旗下的財富管理業務,以及企業及機構理財分部旗下的外匯業務和債務及股票市場業務均表現強勁。
艾橋智總結說,集團在今年首季的業績表現強勁,並會維持原有的發展策略,有信心可達至既定目標。滙豐將繼續支持客戶渡過這個經濟環境不明朗、且市場發展難以預測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