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型帳篷悼念區備有紀念冊供市民取閱,並附有白色吉儀盒。
【大公報訊】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創辦人李兆基昨日在北角香港殯儀館設靈。為方便公眾悼念,館外特設大型帳篷悼念區,並備有紀念冊供取閱。
紀念冊以漸變黃色封面設計,上書「永遠懷念李兆基博士」,首頁印有其親筆題詞「上善若水 自然無為」。內文分為「事業篇」、「公益慈善篇」及「家庭親友篇」三大章節,完整呈現這位商業巨擘的傳奇人生。
樂意分享投資心得
「事業篇」為開篇,詳述李兆基白手起家的創業歷程。「公益慈善篇」記載其「聚財散財」的慈善理念。李兆基常言「搵錢要成功,使錢要成功」,畢生捐獻逾百億元。「家庭親友篇」展現其重視孝道、家庭和睦的一面。李兆基育有二子三女,內外孫共十一人,晚年盡享四代同堂之樂。子女深受父親做人宗旨影響,在紀念冊中感念其教誨指引人生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親友篇」中還記載了李兆基與傳媒之間的小故事。作為城中大財團之首,李兆基的一舉一動向來是傳媒的焦點,他也非常樂意與傳媒分享投資心得。由於李兆基習慣將要講述的內容,尤其是股票號碼寫在小貼紙上,故成為不少報館和電視台攝影記者的目標,站在背後偷影他的「紙仔」。
勉年輕人勤奮努力
此外,李兆基對年輕人發展也非常上心,勸勉年輕人不要花太多時間享樂,應多放時間在事業和工作上。他早年在北京大學與學生分享四點致富之道,一是刻苦耐勞,勤奮努力;二是個人經濟基礎未穩,則不宜早婚;三是要賺第一桶金,要以錢搵錢;四是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故須謹慎選擇終身行業。
李兆基真誠寄語年輕一代,時勢永遠是製造英雄的平台,不同時代,有不同環境,提供不同機會,培養不同人才。市場有上有落,也就一定有攻有守,攻守的原則應是「有道則現、無道則隱」。
紀念冊末頁特別選用李兆基一張捕魚照片,配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點題,既呼應其教育理念,也象徵其精神將持續滋養後人。冊中同時鳴謝各界親臨弔唁及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