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去年的高基數下,滙控今年第一季稅前盈利或減少38%。
環球金融集團滙豐控股(00005)將於明日(29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業績,雖然美國徵收「對等關稅」措施對銀行季績的影響仍未浮現,但相信將成為投資者關注焦點。季績方面,券商料滙控在第一季的稅前盈利約78.33億(美元,下同),按年跌38%,部分原因是去年同期的業績強勁所致。\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也對全球貿易活動構成嚴重影響。據巴克萊估計,關稅戰對銀行的影響,主要集中在貿易及貿易相關的業務,即交易銀行業務(Transaction Banking),當中涉及貿易融資、現金管理、外匯及其他附屬業務。依據上述定義,巴克萊估計交易銀行業務佔滙控集團收入的比例約為40%。
直接貿易相關收入佔比約4%
彭博行業研究指出,滙控覆蓋全球50多個市場,在2024年經手的貿易額達8500億元,佔全球總量大約3%至4%。雖然2024年與直接貿易相關收入僅25億元,佔集團總收入約4%,但整個交易銀行業務則為集團貢獻了260億元收入。
在假設情境下,巴克萊相信即使滙控受三重打擊,即來自跨境貿易的收入減少最多20%、美聯儲減息最多75點子,以及預期信貸損失(Expected Credit Loss,簡稱ECL)增加逾一倍,對其2026年每股盈利(EPS)預測的影響約為27%。
巴克萊:目標價看123.9港元
整體而言,雖然滙控面對的業務經營風險明顯上升,但巴克萊認為,即使在最惡劣的假設情境下,滙控仍有能力提供介乎12.8%至15.6%的有形股本回報率(RoTE)。如果中國推出經濟刺激措施,預期滙控也可明顯受惠。巴克萊對滙控的投資評級為「增持」,目標價120便士,折算約123.9港元。
季績預測方面,據滙豐綜合17家券商的分析(資料截至4月22日),預計今年第一季的稅前盈利(Profit before Tax,簡稱PBT)約78.33億元,按年減少38%。當中銀行業務淨利息收入(Banking NII)和非利息收入預料將同告下跌之餘,ECL則增加逾20%,整體經營支出也增加約4%。
單看賬面數字,雖然市場預期滙控今年首季PBT按年跌38%,惟不應忘記2024年第一季PBT高達126.5億元,是歷來第二高的季度表現。再翻查過往歷來第一季的業績表現,由2011年至2022年期間,其稅前盈利大致介乎32.29億(2020年第一季)至84.34億元(2013年第一季)之間,故78.33億元的稅前盈利預測已不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