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這次展覽特設一個1.3米高的「牛仔」雕塑。
【大公報訊】記者顏琨報道:聯乘經典漫畫《牛仔》的「牛仔伴你尋找回憶之旅創作展」,正在港鐵香港站舉行,為乘客在「藝術三月」帶來別樣藝術體驗。是次展覽邀得逾20位深受《牛仔》作品啟發的本地藝術家創作全新作品,以不同風格重新演繹這部經典漫畫。
展出王司馬珍藏手稿
現場有40年來首度展出、由《牛仔》原作者王司馬後人借出的王司馬珍藏手稿與經典畫作。此外,亦有另一四格漫畫創作《靚女蘇珊》,以及為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所繪製之插圖,讓公眾近距離欣賞這位香港漫畫家的筆觸與創意。今次展覽還邀請林海峰、葛民輝、梁詠琪、利志達、朱祖兒、石家豪、楊學德、小克、黎達達榮、塵阿力等藝術家以《牛仔》為靈感進行全新創作。
進入港鐵香港站內,可看到由藝術家利志達設計的鐵路車廂場景大型海報,並特設1.3米高的「牛仔」雕塑,讓乘客與港漫愛好者近距離與「牛仔」一家打卡留念。現場亦會播放全新創作的《牛仔》動畫及藝術家訪問,分享他們有關「牛仔」的難忘回憶及故事,令觀眾更了解這部經典漫畫的不同面貌。
除了香港站的展覽外,10個港鐵車站將展示大型《牛仔》四格漫畫壁畫,包括香港站、中環站、銅鑼灣站、太子站、油塘站、坑口站、南昌站、北角站、何文田站、荃灣西站,將車站化為四格漫畫故事牆,呈現《牛仔》窩心故事,當中不少故事融入鐵路元素及鄰近地標,讓藝術及社會發展融入乘客的日常旅程,陪伴出行。
1970年代香港漫畫發展蓬勃,不僅是市民的主要娛樂與流行消遣之一,也根植於社會生活之中。《牛仔》漫畫的原作者王司馬,被譽為香港故事式漫畫的開山始祖,與同期創作《老夫子》的王澤及《十三點》的李惠珍齊名,為香港漫畫文化奠下重要基石。其中,《牛仔》以幽默溫馨的四格漫畫,細膩描繪當時市民生活百態,成為報章連載漫畫的經典之一。
梁詠琪創作新潮「牛仔」
歌手梁詠琪與現場觀眾分享了與《牛仔》的難忘時刻,「我屬於《牛仔》出世的年代,那個時候茶樓旁有不少報紙檔,每個星期六會和爸爸媽媽一起飲茶,飲茶的時候找零有十幾蚊,我就會第一時間去報紙檔買一本《牛仔》,《牛仔》真的陪伴了我好多好多的時光。」
談及今次的創作理念,梁詠琪表示,「《牛仔》漫畫的形象大多比較簡單,穿着短褲、長褲、T恤。現在的時代不同了,小朋友的打扮也會不同,這一次戴着針織帽、穿着吊帶的牛仔褲,是一個更潮一點的『牛仔』。」
港鐵公司企業事務及品牌總監蔡少綿表示,《牛仔》以市民日常生活點滴為主題,通過有趣的四格漫畫,為七八十年代成長的香港人帶來許多溫馨,以純真和親情伴隨大家成長。透過今次的展覽,乘客可以在旅程中與不同世代的「牛仔」不期而遇,透過簡單而具啟發性的故事,串連今昔的社會面貌,同時喚起大家成長路上天真爛漫及溫暖窩心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