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股票市場無非就是需求與供給的市場,升跌都是由供需決定。
很多投資人透過技術分析,從股價、成交量判斷股票是否值得吸納,市場人士經常說「價量關係」非常重要,究竟什麼是「價量關係」?對股價走勢又有何預測作用?在股壇投資多年的資深投資者阮世斌(Elvis)告訴《大公報》記者,其實,成交量才是技術分析中最重要的部分,看懂「量」的人,往往可以早着先機,洞悉股價的變化;若果懂得把成交量變化與技術指標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大公報記者 許臨
資深散戶Elvis認為,股票市場無非就是需求與供給的市場,升跌都是由供需決定,要有足夠買盤量才能推動股價,所謂足夠買盤,就是指成交量。懂得分析成交量的投資者,往往看破「量」是因,「價」是果。Elvis解釋,當需求增加,供給卻沒那麼多時,價格就會飆漲,因為這個時候投資者都願意出更高價買入股票。反之,若供給增加,就是想賣的人多,成交反而會減少,或者股價要跌至更低才會再有更多買盤出現。
第一招:留意價量關連現象
在市場上,分析價量關係的方法繁多。Elvis表示,歸納而言,散戶只要緊記以下兩招,就能從量價關係中,預測未來股價的升跌可能性。
第一招是留意「價漲量增」、「價跌量縮」的現象。若出現這兩種狀況,通常都是有比較明確的趨勢,前者預示後市向好的機會較大,後者則預示後市下跌的機會較高。Elvis解釋,「價漲量增」就是市場十分活絡、吸引了許多新的買盤參與,股價也持續上漲,買賣雙方交投熾熱,股價上升的機會自然較大。「價跌量縮」則代表股價與成交量均持續減少,市場交投氣氛冷清,有持續轉弱趨勢。
例如附圖阿里巴巴(09988)今年4月底至5月中期間的走勢,每次展開升浪,成交量都跟隨增加,代表了買盤不斷湧入,後市向好的機會便較大,其間阿里巴巴的股價也由65.8元左右,升至近86元。
第二招:留意市況反轉訊號
第二招是留意「價量背離」。這是市況有機會反轉的訊號,如股價上升,但成交量不斷縮減,如果發生在股價已經大幅上升後的時期,則代表繼續推升的力道不足,股價有機會由高位回落。
如股價下跌,成交量卻在放大,這情況是很不尋常的,因為跌市的成交量通常都會在減少,市場氣氛很冷清。若股價下跌,成交量卻在增加,代表了有大量買盤在低位接手,股價有可能止跌回升。
例如美團(03690)在今年4月19日的低位92.4元,升至5月17日最高見129.2元,其間成交量一直在縮減,這便是典型「價量背離」的情況,然後美團的股價在5月17日後便開始回落,而且越跌越急。
Elvis認為,很多初學技術分析的散戶,都認為技術指標是最重要的,其實成交量才是技術分析中最重要的部分,懂得看量的人往往能早着先機,洞悉股價的變化,若果懂得把成交量變化與技術指標配合使用,準確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