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綜合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要求大幅削減聯邦科研經費,又以廢除「多元、平等和包容」政策(DEI)、打擊校園反猶太主義等為由,對多所大學進行審查並取消撥款。截至4月中旬,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的「學生和交流學者資訊系統」(SEVIS)中,有超過4700位外國學生的紀錄遭刪除。但到了4月底,特朗普政府又恢復了這些留學生的合法身份。分析指,特朗普政府一連串的打壓措施和朝令夕改的作風,重創美國教育和科研氛圍,假以時日,勢必對美國人才供應鏈造成反噬。
特朗普政府懲罰性削減或者審查多間美國名校的聯邦經費,並以此要求各校推動「改革」,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頂尖學府均被凍結大批撥款。其中哈佛大學因其態度最強硬,遭受的打壓最為嚴重。美國政府早前威脅考慮剝奪哈佛大學的免稅地位。
就在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22日宣布禁止哈佛招收國際生的數小時後,加州聯邦法官懷特針對4月4名中國留學生提出的訴訟,批准了一項臨時禁制令,稱在相關政策的法律挑戰尚未結束前,特朗普政府不得取消全美國際學生的合法簽證。
4月11日,4名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內基梅隆大學等頂尖學府的中國留學生向美國政府提起訴訟。他們突然被美國政府在「學生和交流學者資訊系統」(SEVIS)中強制註銷身份紀錄,或被立即遣返。懷特針對該起訴訟做出上述裁決後,其結果適用於所有「SEVIS中類似情況的個人」。
《紐約時報》認為,這項全國性的命令很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特朗普政府的舉措得到執行。但此項臨時性禁令能維持多久、其效力具體範圍有多大等問題,均不明朗,國際學生依然人心惶惶。
特朗普政府的種種打壓行為,令在美工作的科研人員膽戰心驚。與此同時,其他國家趁機向在美科研人員伸出橄欖枝。法國政府早前宣布提供1億歐元資助,吸引美國等各國科研人員前往法國發展。歐盟本月初宣布將推出價值5億歐元的獎勵計劃,吸引科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