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健康嗎?/定期篩查 預防瘜肉惡變大腸癌

時間:2024-04-14 04:02:25來源:大公报

  圖:都市人工作壓力大,容易埋下健康隱患。

  都市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繁忙,容易養成飲食和如廁不定時等不良習慣,為患上大腸癌埋下隱患。早期大腸癌不易覺察,常常被人們忽略。衞生署呼籲50歲至75歲合資格人士參與大腸癌篩查計劃,以及早診治增加存活率。

  大腸癌在本港最常見及致命癌症中排第二位。在2022年,大腸癌導致2270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的15.4%。但及早發現的話,五年存活率普遍高於其他高危癌症。

  一般來說,大腸癌多由大腸瘜肉經過時間演變而成,及早切除瘜肉,可預防癌變發生。大腸瘜肉泛指隆起於腸黏膜表面並向腸腔突出的局限性病變,最常見的症狀是出血,而瘜肉越大,癌變機會也越大。

  高風險人群宜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第一期患者,五年存活率達95.7%;第二期患者也有87.3%,拖到第四期的話,存活率只剩9.3%。如出現腹痛、便秘、大便形狀有異、大便帶血等症狀時,建議盡快進行大腸癌檢查。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2020年,台灣地區的大腸癌發生率高達40.5%,在全球排名第六、亞洲排名第一。根據台灣方面的統計,2020年十大癌症之首依舊是大腸癌,已連續15年成為當地新增癌症病例的第一名,每年約1.6萬人患病,約6000人喪命,在癌症死亡人數中排名第三。因此,當地為50歲至74歲民眾提供每隔兩年進行一次的大便隱血檢查補助,發病率確實有下降趨勢,並降低35%死亡率。因此,定期做大腸癌檢查是預防和控制的重要方法。

  罹患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有肥胖、攝取過多紅肉或加工肉製品、50歲以上、男性、吸煙、飲酒等。一般來說,建議40歲以上人士,無論是否有腸道症狀,每年至少做一次大便隱血檢查,以及至少每兩年接受一次大腸鏡的檢查。病人病史也是高危因素之一。大腸長期發炎或長出瘜肉的人,患有大腸癌的機會也較其他人高。另外,如家族中有人曾患大腸癌,其他有血緣關係的家族成員,如兄弟姊妹、子女等,患大腸癌的機會也會相應提高。

  應建立良好生活習慣

  預防方面,包括:

  (1)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或高油脂食物。

  (2)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3)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查。

  至於治療大腸癌,方法主要有三個,分別為外科手術、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大腸癌早期可以單用手術,將癌細胞切除,但較後期的大腸癌,則視乎癌細胞的情況,如並未擴散,除手術外,可兼用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如已經擴散,則主要依靠化療,控制病情。

  大腸癌治療

  早期:做手術切除腫瘤

    後期(未擴散):手術+化療/放療

後期(已擴散):主要以化療控制病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