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看亞運遊浙江/跟着金庸小說遊嘉興 江湖猶在覓俠蹤

時間:2023-09-24 04:02:17來源:大公报

  作為體育界的「武林大會」,杭州第19屆亞運會拉開帷幕,來自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健兒們,在賽場上一決高下。而在距離主辦城市杭州約一小時車程的浙江嘉興,還隱藏着一個金庸小說中的「武俠世界」。「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武俠小說作家金庸把綿綿不盡的家鄉之情都寫進了他的「江湖」,童年時看過的錢江潮湧,少年時相伴的南湖煙雨都成了他筆下上演「武林大會」的時空場域,家鄉的南湖菱、嘉興糉,也成為了江湖大俠們的舌尖美食。趁着杭州亞運這場「武林大會」,不妨來嘉興赴另一場「江湖」之約。\大公報記者 王莉

  江湖美景

  鹽官錢江潮

  被譽為「天下第一潮」的錢塘江大潮,最驚心動魄的就是鹽官「一線潮」,因此早在明代這裏已是觀潮勝地。

  坐落在鹽官古城最南側錢塘江畔的海寧鹽官觀潮景區,擁有漫長的江岸線,東海潮波傳至這裏,江口一下子像喇叭口似地收窄,江潮匯聚成一條銀線,伴隨着低沉如雷的隆隆聲,奔湧向前。繼而潮水慢慢長高,形成一堵三、四米高的白色水牆,撲向岸邊,蔚為壯觀。

  其實,在鹽官日日可觀潮,月月有大潮,每月農曆初一至初六,以及農曆十五至二十均為大潮日,因此一年有150多個觀潮佳日。

  只見遠處一條白線,在月光下緩緩移來。驀然間寒意逼人,白線越移越近,聲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嶺,自天際而來,聲勢雄偉已極。 ──《書劍恩仇錄》

  南湖煙雨樓

  南湖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因位於嘉興城南而得名。景區佔地面積約5.86平方千米,核心區佔地面積2.76平方千米,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尤以南湖煙雨勝景而聞名。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湖的一艘紅船上續會,完成議程,並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因此也成為中國重要的革命紀念地。

  湖心島上,坐落着一座高約20米的兩層樓台,重簷畫棟,朱柱明窗,樓前簷懸掛着「煙雨樓」的匾額。這座始建於五代後晉時期的樓台,因唐朝詩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而得名。煙雨樓是欣賞南湖美景的絕佳之處,乾隆六次下江南,曾八次登上煙雨樓。

  到得嘉興,四人宿在客店之中。柯鎮惡向故舊打聽,有人說前數日曾見到一個青袍老人獨自在煙雨樓頭喝酒,說起形貌,似乎便是黃藥師的模樣。 ──《神鵰俠侶》

  醉仙樓

  在金庸筆下,南湖醉仙樓是邱處機跟江南七怪約定比武的地方,郭靖和楊康18歲時也曾約在此比武。如今坐落在南湖會景園裏的醉仙樓酒樓則是根據金庸小說建造而成,樓中有一副「江南七怪圖」活靈活現,栩栩如生。2003年10月26日,金庸曾在這裏舉行八十大壽,揮毫題名「醉仙樓」,使這座建築更添光彩。如果你在醉仙樓用餐,便可一邊品嘗南湖船菜,一邊回味小說中的比武場景。

  醉仙樓在南湖之畔,郭靖來到樓前,抬頭望去,依稀仍是韓小瑩所述的模樣。這酒樓在他腦中已深印十多年,今日方得親眼目睹,但見飛簷華棟,果然好一座齊楚閣兒。 ──《射鵰英雄傳》

  袁花鎮

  袁花鎮雖只是普通的江南水鄉,但因這裏是金庸的出生地,也成為了全球金庸迷的聖地。金庸舊居坐落在袁花新偉查家,查家在清代「一門十進士,兄弟三翰林」,被康熙皇帝稱為「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

  遠遠望去,金庸舊居白色的圍牆、青灰色的磚瓦房,大門一側掛着著名紅學家、書法家馮其庸題寫的「金庸舊居」匾額。正廳名為澹遠堂,其匾額和左右對聯均出自康熙帝之手。再往裏走就來到了書房─赫山房,這裏就是金庸的出生地,至今陳列擺設一應俱全。如今,袁花鎮正在打造一個以金庸武俠文化為IP的旅遊文創特色小鎮。

  黃宗羲道:「是啊。我二人前晚匆匆趕到海寧袁花鎮,伊璜先生卻不在家,說是出外訪友去了。亭林兄眼見事勢緊急,忙囑伊璜先生家人連夜躲避;想起伊璜先生和晚村兄交好,特來探訪。」 ── 《鹿鼎記》

  新塍古鎮小蓬萊

  新塍古鎮枕河而建,小橋流水人家,保留着水鄉獨有的樸素與溫情。漫步老街巷,可以看到絲業巨賈吳潤昭的私家宅院、巨商富豪張恆昌的醬園、賢才輩出的屠氏家祠都聚集在此。沿着綠道就能走入小蓬萊公園。小蓬萊三面碧水環繞,園內古樹名木眾多,最為知名的就是千年銀杏,被譽為「浙北樹王」,待深秋那便是滿城盡帶黃金甲,似乎能聽得千百年前旁邊古寺隱隱的鐘聲。

  黃蓉說道:「歐陽伯伯,我爹爹在新塍鎮小蓬萊給全真教的眾老道圍住啦,你若不去解救,只怕他難以脫身。」 ── 《射鵰英雄傳》

  江湖美食

  嘉興糉子

  嘉興糉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而著稱,尤以鮮肉糉最為出名。嘉興糉子的歷史源遠流長,漢唐以來嘉興成為中國歷史上最主要的稻作區,同時也是重要的豬肉生產基地,這些豐富優質的農副產品原料,為發展各類花色糉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嘉興糉子作為一種端午節民俗食品的歷史,至遲可以追溯到明代。如今,嘉興糉子在保持原有口感的基礎上也進行創新和改良,花色口味越來越多,知名品牌也不斷湧現,如五芳齋、真真老老、三珍齋等。

  楊過吃着糉子,程英感嘆:「你真聰明,終於猜出了我的身世……我家鄉江南的糉子天下馳名,你不說旁的,偏偏要吃糉子。」 ──《神鵰俠侶》

  南湖菱

  南湖的水溫和水質為南湖菱的生長提供了獨特的氣候條件,因此南湖菱外形圓潤,與其他菱角的最大區別在於它的兩端是沒有角的。其皮色翠綠,兩端圓滑,並以皮薄、肉嫩、汁多、甜脆、清香而勝於其他品種。每年8至9月是嫩菱上市的季節,至9、10月則長成老菱,但同樣可食用。

  南湖菱不僅可生吃、熟吃,而且可製作糕點、佳餚或釀酒、製糖。據載,南湖菱栽培歷史悠久,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范成大《吳郡志》載:近世又有餛飩菱者最甘香,在腰菱之上。

  當地南湖中又有一項名產,是綠色的沒角菱,菱肉鮮甜嫩滑,清香爽脆,為天下之冠,湖中菱葉特多。 ──《射鵰英雄傳》

  檇李

  據文獻記載,嘉興種植檇李始於春秋以前,已有2400餘年歷史。檇李外觀比普通李子略大,鮮潤如琥珀,熟即化漿,酒香甚烈,古為「江南貢品」。吃法極為講究,食時輕輕拭去表皮果粉,以指破其皮,漿液可一吸而盡。其最大特色是果皮上有指甲刻狀裂痕一條。相傳,西施當年由越入吳途中染疾,途經嘉興時有一老農獻上檇李,西施用指甲破皮而吮食之,頓覺滋潤清心,病疾全愈。從此檇李上留下的「西施指痕」被歷代文人津津樂道。

  這嘉興是古越名城,所產李子甜香如美酒,因此春秋時這地方稱為檇李。當年越王勾踐曾在此大破吳王闔閭,正是吳越間的來往必經之地。 ──《射鵰英雄傳》

  糯米嵌糖藕

  糯米嵌糖藕是一道地道的江南甜點,主料是糯米和藕,配以金絲小棗和白糖等。製作方法看似並不複雜,但極其講究。糯米需提前浸泡一天至軟糯,然後塞進蓮藕孔隙中,再放至鍋中蒸煮數小時,直至糯米和蓮藕都酥軟後,收汁,淋上糖汁。這樣做的蓮藕不但口感好,而且蒸法有助於更多地保留藕的營養物質,有安神助眠之功效。

  只見這銀盆中兩隻細瓷碗,一碗桂花白木耳百合湯,另一碗是四片糯米嵌糖藕。陳家洛離家十年,日處大漠窮荒之中,這般江南富貴之家的滋味今日重嘗,恍若隔世。 ──《書劍恩仇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