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車北上」的車主和司機可向香港保險公司購買「等效先認」保單。
「港車北上」於7月1日正式實施。為此,粵港跨境汽車保險「等效先認」政策亦已落實,香港私家車車主可向香港保險公司投保「等效先認」保單,受保範圍將可擴大至內地的法定汽車第三者責任保險。但第三者責任險保障不包括車上司機和乘客,而每次事故的總責任跟限額只有20萬元人民幣,未必足夠應付可能出現的賠償,車主或要自掏腰包負責。專家建議市民應該仔細考慮,再選擇合適的汽車保險。\大公報記者 邵淑芬
港珠澳大橋橫跨香港、內地、澳門三地的水域,香港車輛使用不同路段時,要分別遵守所屬地域的法例。三地的法例均要求車主及司機必須購備一份當地有效的法定汽車保險。香港車主及司機在使用大橋前,必須因應自己的駕駛路線,事先購買保障範圍包含兩地或三地的法定汽車保險。
三地法例對保額的要求各有不同,以每宗事故計,香港法例的保額要求為不少於1億港元,內地的法定要求為20萬元人民幣,澳門的法定要求則會按不同車型而異,例如私用輕型汽車的法定最低賠償限額為每宗事故150萬澳門元,每年累計最高3000萬澳門元。
往來港澳 保單須包括內地有效
假如只往來香港和內地,香港車主及司機只須購備保障範圍包含香港及內地的法定汽車保險。假如需要從香港駕車前往澳門,因為連接香港及澳門的大橋路段橫跨內地水域,所以須同時購備保障範圍包含香港、澳門及內地的法定汽車保險。
現時港人有3個方法購買粵澳汽車保險。一是經「港車北上」進入廣東省行駛的香港私家車,可以從香港保險公司購買「等效先認」保險產品,現時香港有16間保險公司提供「等效先認」保單;二是透過香港保險公司提供的一站式服務安排,從內地或澳門的保險公司分別購買內地或澳門的法定汽車保險;三是自行向內地或澳門的保險公司直接投保。
「等效先認」內地保額僅20萬
香港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表示,「港車北上」除了要熟識內地的交通規例和駕駛習慣之外,更重要是要有合規格的汽車保險,而最方便的就是購買「港車北上」的「等效先認」保險。她指出,保單是由香港的保險公司提供,在香港的汽車保險保單上,附加內地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亦即是簡稱的「交強險」。她續稱,整張保單由一間香港的保險公司出單,不需要在粵港兩地分開購買,方便香港居民自駕遊。
不過,「交強險」只保障第三者人身傷亡和財物損失,不包括車上的司機和乘客,每次事故的總責任限額只為20萬元人民幣,未必足夠應付可能出現的賠償,車主或要自掏腰包負責。劉佩玲建議,市民應該考慮購買車輛商業保險,作為保障內地法定最低要求以外的額外賠償,保額按個人需要同負擔能力決定,由100萬至1000萬元人民幣不等。
港險企產品 受保監局規管
劉佩玲續稱,透過香港的保險公司購買「等效先認」保險,在內地出現事故需要索償時,可聯絡相關的內地保險公司即時處理,返港後的後續跟進,則可交由香港的保險公司處理,無需自己跨境跟進,所以是十分方便。她又指,最重要是負責的香港保險公司會受到香港保監局規管,在賠償能力和合規要求方面,都無需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