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種地少年」去賣平菇。
年輕、帥氣、熱血、真誠的群像故事,總是顯得分外的鮮活。網絡綜藝《種地吧》的題材屬性和靠天吃飯的特點,打破了觀眾對綜藝內容套路化的認知。十個來自五湖四海的少年,參與勞作全部過程,從一顆種子開始種植,見證它們的發芽、生長、抽穗、灌漿,直至收穫。正式錄製節目之前,少年們還參與了醫療救護、消防安全、廚藝、木工、瓦工等很多生活技能課程的培訓,並考取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現代化農具的駕駛執照。
種地的地點在浙江省杭州市三墩鎮。在這裏,一年有兩季的水稻種植,冬季可以種植冬小麥和油菜花。這塊土地擁有八塊農田、一條河道、三個魚塘,還有廢棄的兩棟房子和一個倉庫。十位年輕人住在這裏,在半年時間內開啟全新的種地生活。
在耕種過程中,「種地少年」們無疑是「痛苦」的:為了搶農時,他們在雪夜裏泡水疏通排水溝,徒手搬運30噸化肥。把小麥種下去之後,他們又開始其他的產業,把土胚房改造成外表田園風內在現代化的小院子,自己刷牆、鋪磚;養殖雞鴨羊,學習電焊切割,搭建羊舍雞舍鴨舍;搭建大棚,種植4000盆玫瑰和3000株包菜,開發蝦塘和魚塘。而這些少年們付出的努力,都被觀眾盡收眼底。
不同於以往的綜藝,嘉賓們多是遇到配合節目組的「路人」,處處可見的笑臉,隨意可砍的價。這個節目呈現得更真實,比如:租借打穀機的村民,鏡頭前,大言不慚地索要高額押金,甚至不願讓人就地測試機器好壞;每次運輸貨物的司機大哥們,大家都趕着下班,沒有人願意等待;糧站因為收糧太少而表達不滿的老闆;「三塊錢還打什麼折啊!」的老闆等等。
節目中呈現出的點滴辛苦,是上億農民的日常,使觀眾們了解到耕作的艱辛,也學習到很多小知識,比如在農業領域,任何一個老百姓都可以隨時打電話諮詢農科院的工作人員,對方會提供幫助,告訴你有什麼政策補貼,或者解決你的技術問題。如此,節目又擁有了一層新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