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做一個簡單的動作,就有助預防多種疾病,保持健康,那非「踮腳尖」莫屬。這個動作無論站着、坐着、躺着,都可以做,是中醫界歷史悠久的養生運動,就連有800年歷史的養生運動八段錦,也有這個動作。
人們踮腳尖時,會收縮到組成小腿的腓腸肌及比目魚肌,有助改善血液循環,預防靜脈曲張、避免水腫,代謝變好也就不容易累積脂肪,讓小腿更結實。踮腳尖也可順便緊縮下肢,讓腰腹臀跟着用力,這樣就比較不會產生虛胖。
改善頸椎毛病
從中醫角度來講,踮腳尖對身心有以下益處:
(1)改善抑鬱情緒
腦部氣血運行不佳會導致抑鬱,而踮腳尖可同時刺激膀胱經和足三陰經(腎經、脾經和肝經),讓氣血上達腦部。
(2)補助腎氣
經常怕冷兼下肢浮腫,可能是腎氣不足所致,踮腳尖可補腎氣,而且效果顯著。
(3)改善腰背及頸椎毛病
腰痛和頸椎問題可能是因風寒濕邪入侵膀胱經而起,踮腳尖可刺激膀胱經,預防有關症狀。
(4)預防中風
從中醫角度而言,中風是陰盛陽虛引起的陽氣上衝症狀,踮腳尖有助刺激腦部氣血運行之餘,更有效引浮陽下行,將之歸於足底,預防陽氣上衝。
(5)改善前列腺毛病
小便不暢等前列腺問題和膀胱氣化不足有關,踮腳尖對此亦有幫助。此外,踮腳尖可以鍛煉小腿肌肉和腳踝,預防靜脈曲張和增加關節穩定性,而且收縮小腿肌肉有助供給心臟所需血液和氧氣,是不傷膝的保健運動。
原來簡單的踮腳尖,都可以有各種變化:
(1)原地做
站直身體,雙手垂下放在兩側。慢慢踮起腳尖,將重心從腳尖移到前腳掌,放鬆身體。慢慢將腳跟再次觸碰地面,此時可能會感到輕微震動沿着雙腿傳到上半身。大家可按個人體力重複動作。
(2)走路做
踮起腳尖走30步至50步為一組,可按能力重複,速度不限,以輕鬆舒服為標準。如有需要,可以扶着牆壁幫助平衡。
(3)坐着做
膝蓋與大腿保持水平,然後把兩瓶水放在大腿上作負重,以踮腳尖30下至50下為一組,自行調整速度和重複次數。
(4)躺平做
平躺的時候可把雙腿伸直,繃起腳尖再勾起,以20次至30次為一組,雙腳或單腳做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