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內銀上月放貸4.9萬億 破紀錄

時間:2023-02-11 04:24:33來源:大公报

  左圖:內地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及社融規模增量均高於市場預期。

  右圖:各界看好中國經濟

  內地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達4.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創單月最高;同期社融規模增量5.98萬億元,雖比上年同期少1959億元,但較前值1.31萬億元大幅反彈。分析指出,疫情後中國經濟加速恢復帶來融資需求回升;「寬信用」政策的持續推進也帶動年初新增信貸規模實現開門紅,隨着人民銀行各項「寬信用」政策的不斷推進,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將得到較大改善。\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1月內地新增人民幣貸款及社融規模增量均高於預期。中金公司研究部銀行業分析團隊表示,今年春節較往年提前,銀行信貸投放節奏明顯前置,開年信貸投放速度亦快於往年。另外,人行、銀保監會上月召開的信貸工作座談會強調「適度靠前發力」,給出明確的穩增長政策導向。

  消費與投資氛圍持續向好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觀察到,隨着疫情快速達峰,居民消費逐步恢復,企業生產經營有序推進,經濟形勢轉暖的同時,市場融資需求亦加速復甦。年初的貨幣信貸形勢分析會,疊加「早春效應」,帶動信貸投放節奏明顯靠前發力,推動1月信貸實現開門紅。

  信貸結構看,上月住戶貸款增2572億元;其中,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分別增加341億元和2231億元。當月的企事業單位貸款增4.68萬億元;其中,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分別上升1.51萬億元和3.5萬億元,票據融資少4127億元;非銀金融機構貸減少585億元。社融增量結構方面,上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4.93萬億元,按年多增7308億元。

  另外,截至1月末廣義貨幣(M2)按年增12.6%,高於市場預期,並創下自2016年4月以來的最高值。同月M1及M0按年增長分別為6.7%及7.9%。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分析,伴隨着M1和M2增速的上行,兩者之間的「剪刀差」收窄2.2個百分點,預計企業投資活力得到較快恢復。王運金相信,在全面註冊制改革落地背景下,未來IPO發行效率將提升,而表外業務的恢復增長,亦較好紓解企業短期資金壓力。此外,隨着人行各項「寬信用」政策不斷推進,房地產市場料逐漸回暖,投資有望加速,消費端也恢復,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料獲較大改善。

  中金公司的研報預計,今年全年人民幣新增信貸、新增社融規模分別達22.6萬億元和33.5萬億元,按年分別多增1.3萬億元、2.5萬億元。此外,今年全年的信貸結構預計較去年繼續改善,基建、普惠小微、綠色貸款、製造業等領域信貸佔比有望逾八成,房地產貸款佔比或不足一成。

  今年料降準1.5個百分點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秦泰認為,當前市場流動性供給較為充足,但實體經濟內生性信用需求仍不算強勁,未來財政擴張債務格局應走向前台,並借助個稅稅制優化等二次分配路徑,進一步改善居民收入預期。至於貨幣政策,應該給予強大的流動性支持,助力財政政策的擴張,「我們維持今年降準1至1.5個百分點的預測不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