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多時,俄烏衝突曠日持久,加上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為壓抑通脹而收緊貨幣政策,進一步抑制消費情緒,使2022年首10個月香港鐘錶出口同比下跌4%。香港錶廠商會會長劉燊濤坦言,高通脹嚴重打擊歐美市場,加上中國內地疫情反覆,業界生意難做,料2022年香港鐘錶出口將跌5%,2023年情況或更差。
劉燊濤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與很多出口行業遇到的情況類似,鐘錶出口受到歐美通脹嚴重與俄烏衝突拖累,2022年出口到美國市場表現甚差,除了外圍因素外,另一因素是2021年底至2022年初,買家積極採購,卻遇上需求不振,許多買家庫存堆積如山,需要較長時間消化,中國內地因疫情影響需求,故2022年整體訂單表現欠佳。
歐美訂單差 中東市場較佳
劉燊濤透露,2022年11、12月份訂單情況非常差,而這些訂單一般在2023年5、6月交貨,因此料2023年上半年鐘錶出口亦難有轉機,只能寄望下半年可以復甦。同時,2022年整體成本上升約3%,但客戶接受的加幅只得1%至2%,令業界感到頭痛。歐美經濟不景氣,相對地,中東等市場表現較佳,訂單跌幅相對較小,商會將組團到中東尋找商機。
該會前會長劉健華亦指出,香港鐘錶出口以歐美市場為主,但2022年歐洲中價錶跌幅明顯,而美國低價手錶跌幅較小,中國內地對傳統手錶的銷售仍不太理想,反而越南和印尼鐘錶入口仍表現積極正面。他認為,若2023年全球疫情沒有新變化,估計上半年各地消費氣氛將好轉,有利鐘錶銷售。另一方面,俄烏衝突對歐洲經濟有很大衝擊,對2023年歐洲市場不大樂觀,而東盟和中東市場衝擊較小,且經濟保持穩定,料仍有不少發展空間。
香港貿發局在香港鐘錶展2022問卷調查顯示,新冠疫情反覆,加上全球經濟前景轉差,令短期經濟展望蒙上陰影,但49%受訪買家及44%參展商認為,未來一至兩年業務將回復到疫情前水平,26%買家及29%參展商更認為,將較疫情前為佳。調查顯示,雖然需求不振,但智能手錶仍受歡迎,預料繼續帶動來年銷售。45%受訪者預期智能手錶繼續是最受歡迎的產品類別,其次是機械式手錶(16%)和自動式手錶(16%)。該局指出,一些配備先進保健功能的手錶也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例如內置全球定位系統(GPS)、心電圖傳感器和血氧計等功能的手錶,而新產品潮流、休閒手錶,及電影角色聯乘產品也有助推動香港鐘錶業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