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陰陽燭圖是分析股價走勢的常用工具,若然形態反映買方力度較強,出現牛市的幾率會較高。
許多投資者愛從技術分析來預測市場價格走勢,當中陰陽燭理論可算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投資者可以觀察每根陰陽燭,得知一個時段內的價格變動,包括開市價、收市價、最高價和最低價,更能從圖形的不同形態,對未來的價格走勢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大公報記者 許臨
多年來,分析市場走勢都有兩大流派,分別是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前者會透過分析經濟周期的變化、經濟數據,或企業財務報表等,以判斷價格的上升潛力,股神巴菲特便是基本分析的表表者。至於技術分析,使用者認為分析基本因素並不重要,因為買賣雙方的入市態度已反映在價格之上,只要觀察價格的變動,便可以對未來走勢作出一定的預測。
技術分析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包括陰陽燭理論、技術指標、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當中以陰陽燭理論最具歷史和最多人使用。
300年前日本米商發明
陰陽燭圖(Candlestick Chart)能記錄一段期間內某產品的價格變化,適用在股票、期貨、黃金、外匯等不同的金融市場。該圖早在300多年前已出現,由日本江戶時代的米商發明,當時只是用作記錄每日白米的行情,後來逐漸發展成一套預測價格的理論,名為「酒田戰法」;後人再運用這套理論來分析各個金融市場的價格走勢,並發展為現時的陰陽燭理論。
陰陽燭圖最大的作用是能簡化資訊,用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價格的走勢,讓使用者透過單單一根陰陽燭便能了解一個時段內的開市價、收市價、最高價及最低價。
繪畫陰陽燭圖的方法很簡單,首先以一個時段的開市價、收市價畫出長方形的實體,再由紅色、綠色區分價格走勢,然後將該時段內的最高價、最低價繪出上下影線。在香港,投資者習慣以綠色代表升市(即收市價高於開市價)和以紅色代表跌市(即收市價低於開市價)(見圖1)。值得留意是,不同地區或國家的使用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歐美市場一般也是「綠漲紅跌」,但有些市場是「紅漲綠跌」,亦有部分市場會以黑色代替綠色來顯示。
以顏色分辨升跌
另外,陰陽燭圖可以不同的時段為周期。舉例說,當每根陰陽燭是記錄1天內的最高價、最低價、開市價及收市價,該圖便稱為日線圖;而當陰陽燭是記錄1周的價格變動,該圖便稱為周線圖。除此之外,陰陽燭圖的時段單位還可以是1月、1小時、半小時,甚至是1分鐘等,一般而言,愈愛短線交易的投資者,就愈會留意較小時段單位的陰陽燭圖。
陰陽燭理論細分了不同形態的陰陽燭圖,以反映市況走勢的強弱,例如「大陰燭」、「大陽燭」、「倒轉錘頭」、「吊頸」等,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意思。當投資者發現某種形態出現,便可以立即對未來價格走勢有一個初步的判斷。不過,即使是同一張陰陽燭圖,不同投資者的觀察判斷都可能不一樣,部分或許受自己的主觀想法影響,因此使用陰陽燭圖要依賴投資者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