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後患無窮/脫髮 濕疹 抑鬱 「長新冠」煎熬兒童

時間:2022-09-11 04:24:07來源:大公报

  圖:疫苗能有效防止染疫後患重症,家長帶子女打針莫遲疑。

  兒童感染新冠肺炎的後遺症不可輕視,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表示,約兩成康復兒童有「長新冠」徵狀,包括嚴重脫髮、濕疹等,部分人更出現精神或心理問題,例如抑鬱。早前短暫失明的確診女童,現時情況好轉,但最近一星期仍失明一次,病因仍待評估。有接種新冠疫苗的兒童,即使有「長新冠」,病徵持續時間較短,已打兩針的兒童變重症機會大減。

  關日華稱,目前有約340名曾確診的兒童正在覆診,約兩成人出現長新冠症狀。約10人有皮膚問題,症狀包括脫髮、濕疹等,最嚴重的脫落約三分二的頭髮,一些兒童因濕疹瘙癢難耐,抓撓致皮膚「全部爛晒、流血」,對生活影響大,而濕疹若及時就醫,可康復。

  除了生理問題,更有康復兒童出現精神問題,主要體現在抑鬱、情緒低落、精神錯亂等,需轉介精神科醫生治療,大多是10歲左右的兒童。關日華稱,較年幼的兒童可能不懂表達,以致未察覺有精神問題。

  18歲以下康復者 腦炎風險高

  《刺血針精神醫學》今年8月17日刊登文章,指出分析逾128萬名新冠患者染疫兩年的醫療數據顯示,18歲以下患者染疫後半年內,出現腦炎的風險較其他年齡層高,另會有記憶及認知障礙情況,並有癲癇、精神病略微增高的風險。

  關日華稱,目前跟進的兒童個案,都是在第五波感染,基本都未接種疫苗。他重申打針可減少癒後出現後遺症。兒童感染並康復後仍需接種疫苗,因為感染後的抗體只能維持兩至四個月,有機會再感染,接種疫苗可提高抗體水平。

  另外,不少家長趁昨日中秋節放假,帶子女接種疫苗。在官涌體育館的接種中心,劉先生帶同4歲女兒打第一針,他說幼稚園規定如未打針,只能夠返半日學,打針後可返全日,加上小朋友要上興趣班,接觸到不少人,擔心一旦染疫會出現重症,他相信疫苗能提供有效保護。現場職員表示,昨日帶小童打針的人數明顯增多,尤其上午時段,甚至一度出現人龍。\大公報記者 邵穎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