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表現穩健/新地少賺4% 將加快賣樓增現金流

時間:2022-09-09 04:23:52來源:大公报

  圖:新地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集團在香港的土地儲備約5710萬平方呎,應足以配合集團在未來5年的發展需要。

  新鴻基地產(00016)昨日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全年業績。期內,股東應佔溢利按年減少4.22%至255.6億元,每股盈利8.82元,派末期息每股派3.7元。若撇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的影響後,集團基礎溢利為287.29億元,按年下跌3.83%。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表示,本港住宅市場用家需求穩健,加上樓宇按揭成數於年初放寬,住宅市場將可保持平穩,惟整體住宅需求仍將受制於加息等因素。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和進入加息周期,集團將加快資產流轉,加速推售樓盤,務求為集團帶來持續的現金流,應對未來挑戰。\大公報記者 邵淑芬

  新地表示,年初數月,本港一手住宅市場受第五波新冠疫情影響,但是隨着社交距離措施放寬,新盤推售自4月底起變得活躍。儘管面對美國加息及其他不利因素,用家需求穩健,本港住宅樓價仍然相對穩定。

  回顧年內,集團在香港共有8個項目可以交付買家,按所佔樓面面積計算約260萬平方呎,當中約250萬平方呎是住宅物業,其餘是用作出租的零售樓面。

  放寬隔離檢疫利好經濟

  郭炳聯表示,本地經濟在短期內仍面對各種挑戰,包括跨境往來限制及預期的環球經濟放緩。儘管如此,新一輪消費券計劃將有助支持本地消費。他續稱,近期放寬隔離檢疫措施至「3+4」模式,有利整體經濟活動,若相關措施進一步放寬,可為本地經濟帶來更正面影響。

  郭炳聯又提到,中央政府給予多方面的惠港利民政策,如開展「ETF通」和推動本地創科的發展,將令香港可在短期內堅定前行。他指出,集團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長期而言,將繼續在香港和內地主要城市投資,選擇性地買地發展新項目。

  新地年內來自物業銷售的溢利為158.47億元,按年下跌24.52%。集團解釋,銷售進度受疫情影響,按所佔權益計算,在年內錄得合約銷售總額約335億元。而今年7月起,按所佔權益計算,合約銷售額逾120億元,主要來自屯門NOVO LAND第1A期及第1B期的銷售。

  港土儲5710萬呎 夠5年發展

  新地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按所佔樓面面積計算,集團在香港的土地儲備約5710萬平方呎,當中包括約2240萬平方呎發展中物業,應足以配合集團在未來5年的發展需要。餘下約3470萬平方呎為分布各區的已落成物業,用途多元化,絕大部分用作出租及長線投資。集團表示,將在時機適合時,繼續循不同渠道補充土地儲備,包括積極將農地轉換為可發展用地。

  在今個財政年度餘下時間,集團計劃在香港推售多個住宅項目的第二期,包括大埔Silicon Hill、屯門NOVO LAND及元朗The YOHO Hub;元朗兩個項目PARKYOHO及Wetland Seasons Bay的最後一期亦計劃在2022年9月開售。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