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強強聯手/灣區潛力大 港深合作助科研商品化

時間:2022-06-16 04:23:55來源:大公报

  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社會各界對大灣區期望甚殷。香港中華廠商會會長史立德認為,香港與深圳同為大灣區核心引擎,兩地在創科和工業各有所長,若強強聯手,可為雙方帶來巨大機遇。他建議,在落馬洲河套地區設立「中試協作平台」,提升港產科研成果成功「落地」的機會,驅動香港的創科和工業同步發展。

  史立德表示,香港的優勢在於擁有世界頂尖的國際科研人才,而且內地改革開放後,港商在珠三角地區已建立成熟的生產鏈,而深圳的強項在於應用科研、成果轉化等,香港可透過深圳的供應鏈、人力資源等,配合自身在上游科研的優勢,將港產科研商品化。

  史立德認為,推動深港合作將帶來巨大發展空間,舉例說,深圳前海將積極聯動香港建設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國際法律服務中心,高標準建設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至於河套,則將致力與香港探索「一區兩園」的協同開發模式,共建國際一流的科研實驗設施集群。

  善用「香港品牌」優勢

  他指出,香港具有穩健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完善的法律及司法制度,匯聚各類知識產權貿易,相信在「十四五」規劃支持下,可以推動香港發展成為知識產權交易平台,透過提供知識產權配對、市場推廣和採購以及財務融資等配套服務,促成更多跨境貿易。

  另一方面,現時內地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中產人口急升,是兵家必爭的市場。史立德認為,香港珠寶金飾、食品、藥品等,一直以安全可靠著稱,在內地具很高的知名度,相信行業發展空間巨大。「香港品牌的珠寶金飾在內地很受歡迎,內地消費者認為信得過、成色靚些,又相信香港食品和藥品可放心使用,我有做藥品的朋友便生意滔滔,所以我看好香港品牌在內地的發展潛力。」

  三大建議助港商拓內銷

  因此,他建議特區政府應從三方面支持港商開拓內銷市場。首先,建議特區政府向中央爭取便利化安排,把握電子商貿快速發展的機遇,拓寬內銷渠道。再者,特區政府可向中央爭取擴大「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和「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之「香港館」展覽面積,讓到更多港商有機會參展。

  最後,則是針對「收款難」的問題,建議特區政府允許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在內地行使職能,以便處理「放賬多,收數難」的困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