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林毅夫昨日在新加坡銀行的圓桌會議上表示,對於中國未來經濟前景感到樂觀。\網上截圖
【大公報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昨日出席新加坡銀行的圓桌會議時,回應外界指近期出台的政策使中國已不適合投資。他解釋說,過去幾十年常常聽到關於中國經濟面臨崩潰的評論,可是在新冠疫情之下,中國是唯一一個保持穩定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2019年,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是美國的22.6%,這個比例與上世紀的德國、韓國、日本相若,且這3個國家在知道如何抓住後來者優勢的情況下,可以連續16年保持9%左右的增長率。因此,林毅夫對於中國未來經濟前景感到樂觀,並估計在2035年前,經濟的年增長率能夠保持6%的速度,具有相當的投資價值。
外匯儲備足 可保經濟穩定
另外,林毅夫表示,中國擁有獨立的貨幣政策,能夠限制資本的外流,同時能夠通過調整息率以調節經濟,所以受美聯儲加息影響不會太大;再者,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可以有效保證經濟穩定。除此之外,美聯儲加息亦可能有利於中國擴大出口額。因此,投資者不必擔心美聯儲加息會對中國市場造成嚴重影響。
最後,林毅夫強調,中國主要的GDP份額來源於國內的內循環,但由於特定商品供應依賴國際市場,中國需要通過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互相促進,以發展國內經濟。他認為,這個新發展格局下的威脅,在於美國壟斷科技產品的輸出。儘管如此,中國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對於世界經濟有着很大幫助,雙循環能夠帶動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的經濟發展。